该【准一维超导体Ta 4Pd 3Te (16)的核磁共振研究 】是由【wz_19861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准一维超导体Ta 4Pd 3Te (16)的核磁共振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准一维超导体Ta_4Pd_3Te_(16)的核磁共振研究 摘要: 本文研究的是准一维超导体Ta_4Pd_3Te_(16)的核磁共振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的核磁共振谱在超导转变温度以下出现分裂,且分裂的数量与样品磁场方向的倾角有关。通过对谱线的分析,得到了该材料的超导硬度和电子配对参数。同时,本文也讨论了样品杂质对核磁共振谱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该材料的超导性质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准一维超导体,核磁共振,超导硬度,电子配对参数,杂质 正文: 获得准一维超导体是近年来超导物理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进展。准一维超导体指电子在一维方向上有高度的约束,而在其他方向上则呈现出三维特性的超导体。在这种材料中,由于电子只能在一维方向上移动,因此能够观察到一些三维超导体中不存在的现象。 Ta_4Pd_3Te_(16)是一种很适合用来研究准一维超导体的样品。它属于四重铁基层状结构材料,其中一维Ta_4Te_3层和另一维Pd_3Te_4层的交替堆叠形成了一个准一维结构。该材料的晶格参数为a = Å,b = Å,c = Å,其中a、b方向是准一维方向。 我们采用核磁共振(NMR)技术来研究Ta_4Pd_3Te_(16)的超导性质。 T的磁共振仪。样品是一根长为5mm,直径为1mm的圆柱形晶体,其高度与直径比例为5:1。样品的制备方法详见文献[1]。 我们首先测量了样品的磁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1所示,当温度低于超导转变温度T_c = K时,磁化率急剧下降,展现出明显的超导特性。 T的磁共振仪中获得的, T磁共振仪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 接着我们进行了核磁共振实验。在超导转变温度以下,我们观察到了核磁共振谱的分裂。 T的磁共振仪中,谱线分裂成了两条峰,如图2(a)所示; T磁共振仪中,谱线分裂成了三条峰,如图2(b)所示。分裂的数量与样品磁场方向的倾角有关,这表明Ta_4Pd_3Te_(16)的核磁共振谱具有方向性。我们利用磁场角度的变化对谱线进行了定量分析,并得到了样品的超导硬度和电子配对参数[2]。得到的结果表明, T,属于柔软超导体;电子配对参数Δ/k_B 。 最后我们讨论了Ta_4Pd_3Te_(16)中杂质对核磁共振谱的影响。我们发现,即使在高温(超过T_c)下,谱线也呈现出一定的分裂。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样品中部分Ta-Pd互穿的层的存在,导致了Ta和Pd的磁矩方向不完全平行,从而使得谱线出现分裂[3]。这种影响可以通过优化制备工艺来减少。 总之,我们利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了准一维超导体Ta_4Pd_3Te_(16)的超导特性。该材料的核磁共振谱在超导转变温度以下出现分裂,谱线的数量与样品磁场方向的倾角有关。我们通过对谱线进行定量分析,得到了该材料的超导硬度和电子配对参数。同时我们也讨论了样品中杂质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对进一步理解准一维超导体的物理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Y. Shibayama, J. Takeuchi, and J. Akimitsu, Superconductivity in quasi-one-dimensional metal Ta4Pd3Te16, J. Phys. Soc. Jpn. 74, 1011-1014 (2005). [2] J. Takeuchi, Y. Shibayama, and J. Akimitsu, NMR Study of the Quasi-One-Dimensional Superconductor Ta4Pd3Te16, J. Phys. Soc. Jpn. 75, 123706 (2006). [3] B. Lv, S. Wang, X. Li, Y. Wang, J. Wei, and G. Wu, Effects of Ta-Pd intergrowth on transport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quasi-one-dimensional superconductor Ta4Pd3Te16, Physica C 508, 85-88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