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伤口形成的基础理论.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伤口形成的基础理论 】是由【4356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伤口形成的基础理论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伤口形成的基本理论 主讲人:安峰锐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人姓名
伤口感染
06
伤口与营养
05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04
伤口愈合过程及影响因素
03
伤口的分类
02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01
主要内容
一、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的结构有哪些?
皮肤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组成。含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还有皮肤附属器,包括以脂腺、汗腺、毛发和指(趾)甲组织。皮肤的厚度与年龄、部位有关、不包括皮下组织,~4mm。皮肤的颜色与种族、年龄、性别以及外界环境等有密切关系。即使同一人体的皮肤,在不同部位颜色深浅也不同。
皮肤的生理功能
皮肤具有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吸收、代谢、免疫调节等生理功能。
1)人体皮肤覆盖于身体表面,构成保护机体的第一道防线,可抵御外界环境中机械性、物理性、化学性和致病微生物等有害因素的损伤,又能防止体内水分、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的丧失,维持机体的稳定与健康。
2)皮肤含有丰富的神经纤维网及多种神经末梢,是人体主要的感觉器官之一。
3)皮肤在体温调节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既可作为外界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又可作为调节体温的效应器。
4)皮肤的皮脂腺会分泌皮脂至皮肤表面,它和水分共同形成薄膜覆盖在皮肤表面,对机体有重要保护功能。
5)人体皮肤具有吸收外界物质的能力,称为经皮吸收、渗透或透入。
6)皮肤具有多种物质代谢的功能。
7)皮肤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具有防御功能、自稳功能和免疫监视功能,构成皮肤免疫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皮与真皮交界处的突起变平,基底膜变薄,由于强度降低,损伤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1
真皮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变薄,前臂和腿部等部位变薄的程度可达20%。
2
皮下组织减少。
3
细胞生成减少。
4
毛细血管血流减缓,致使老年人皮肤损伤和愈合延缓的风险增大。
5
随着年龄改变皮肤结构发生的变化
01
40~60岁皮肤开始出现皱纹,开始皮肤老化。细胞生长和分裂缓慢,皮肤不再28天自我更新,而是40~60天更新。
02
黑色素产生能力上升,对紫外线更加敏感,皮肤老化最明显的原因主要是皮肤经常暴露在紫外线下。
03
皮肝丧失了保湿能力,变薄、变干、导致皮肤缺乏张力和弹性。皮肤屏障功能减退。
04
皮肤产生的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越来越少,血管也缺乏弹性,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减少,皮下组织减少,增加损伤的风险。
老年人皮肤特点
二、伤口的分类
01
伤口分为哪几类
(1)按愈合时间的长短分类:
①急性伤口:指自2个月内能自行愈合的伤口。常见的急性伤口有手术切口、皮肤擦伤、烧伤烫伤伤口、供皮区创面等。
②慢性伤口:由于某些不利的影响因素(如感染、异物等)导致伤口愈合过程受阻,愈合过程部分或完全停止,使伤口愈合时间超过8周,这时的伤口就成了慢性伤口。即一个伤口在8周内还没有愈合的趋势出现,应称为慢性伤口。常见的慢性伤口有压疮、静脉性溃疡、糖尿病性溃疡及其他难愈合的创面。
急性伤口
急性伤口
慢性伤口
慢性伤口
伤口分为哪几类
红色伤口
黄色伤口
黑色伤口
混合伤口
(二)、按伤口内组织颜色分类:
①红色伤口:伤口内有健康的肉芽组织;常见于干净或正在愈合中的伤口。
②黄色伤口:伤口内有腐肉、渗出液或感染,伤口暂无愈合倾向。
③黑色伤口:伤口内有坏死组织,软或硬的结痂,伤口无愈合倾向。
④混合伤口:伤口内有不同颜色的组织,常以百分比来描述各颜色组织所占的比例。

伤口形成的基础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435638
  • 文件大小5.14 M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