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论梁启超的翻译主张及其译学贡献(共8篇).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论梁启超的翻译主张及其译学贡献(共8篇)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论梁启超的翻译主张及其译学贡献(共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论梁启超的翻译主张及其译学贡献(共8篇)
篇1:论梁启超的翻译主张及其译学贡献
论梁启超的翻译主张及其译学贡献
,:(1)提出翻译强国的思想;(2)提出译书“首立三义”的要求;(3)主张由日文转译西书;(4)鼓吹政治小说翻译;(5)提倡用通俗语言翻译;(6)强调翻译的文化意义.
作 者:蒋林 JIANG Lin  作者单位:韶关学院,外语学院,广东,韶关,51 刊 名:韶关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OGUAN UNIVERSITY 年,卷(期): 29(2) 分类号:H159 关键词:梁启超   翻译家   译学贡献  
篇2:梁启超《论毅力》原文及翻译鉴赏
关于梁启超《论毅力》原文及翻译鉴赏

天下古今成败之林,若是其莽然不一途也。要其何以成,何以败?曰: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盖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顺境亦居十三四,而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无论事之大小,必有数次乃至十数次之阻力,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其在志力薄弱之士,始固日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其次弱者,乘一时之意气,透过此第一关,遇再挫而退;稍强者,遇三四挫而退;更稍强者,遇五六挫而退。其事愈大者,其遇挫愈多,其不退也愈难,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也。
夫苟其挫而不退矣,则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盘根错节之既经,而随有应刀而解之一日。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以为是殆幸运儿,而天有以宠彼也;又以为我蹇于遭逢,故所就不彼若也。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皆彼与我之相同,而其能征服此蹇焉,利用此幸焉与否,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更譬诸操舟,如以兼旬之期行千里之地者,其间风潮之或愤或逆,常相参伍。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而后得从容以进度其顺。我则或一日而返焉,或二三日而返焉,或五六日而返焉,故彼岸终不可得达也。
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孟子曰:“有为者,譬如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成败之数,视此而已。

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成功和失败的许多事情,是如此纷繁复杂,途径各不相同。推究它们为什么成功,为什么失败?我回答说: 有毅力的就成功,反之就失败。
人生的历程,大多逆境占十分之六七,顺境占十分之三四,而J愤境逆境又常常是相互间隔交替的。无论事情的大或小,—定有几次乃至十几次的阻力,那阻力虽然有的大有的小,但总之这是不可避免的事。那些在意志力方面薄弱的人,开始—定会说我要怎样怎样,我要怎样怎样,他心里以为天下事本来就很容易很容易,等到骤然经历了挫折,阻力突然来临,就萎靡不振丧失了勇气;那些恿志力次弱的人,凭着一时意气,穿过了这第一关,但遇到第二次挫折就退缩了;那些意志力稍强的人,遇到三四次挫折才退缩;再坚强些的人,遇到五六次挫折才退缩。事情越大,遇到的挫折越多,做到不退缩就越难,不是极其坚强的人,没有能善始善终的。
如果遇到挫折而不退缩,那么小逆之后,必定有小顺;大逆之后,必定有大顺。经过了错综复杂的情况之后,接下来就会有迎刀而解的一天。旁观者只是羡慕别人的成功。以为他大概是个幸运儿,而老天有意宠爱他;又认为我遭遇了不幸,所以成就的事不如他。这种人怎么知道所谓不幸、幸运,都是他和我相同的,而能不能征服这个“不幸”,利用这个“幸运”,这就是他成功我失败的区别所在。再把它比作驾船,如果以二十天的期限行一千里的路程,其间风向潮流有吲愤有时逆,常常是互相错杂的。人家凭着坚苦忍耐的力量,顶着逆风逆流而冲过去,然后能够从容地前进,去度过那顺风顺流的一段。我却或者—天就回来了,或者两三天就回来了,或者五六天就回来了,所以彼岸终究不能到达。
孔子说:“譬如堆—座山,只差一筐土没有堆成,如果停止了,我就此停止不前了;譬如填平地面,即使只倒了一筐土,继续干,我也就前进了。”孟子说:“要干事的人,譬如掘井,掘到九仞那么深却没有挖到地下水,那还是一口废井。”,就看有没有毅力而已。

本文的论述结构为先总后分。开篇从古今人事的成败引出其原因“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简洁明快地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从三个方面论述论点。
第二段论述人生历程必有顺逆,事无大小必有阻力,只有毅力至强的人,才能最终获得成功。第三段论述只有挫而不退,才能化逆境为顺境;只有善于利用“幸”,征服“蹇”,才能成功;又以操舟为喻,说明事业成败的关键在于能否“冒其逆而突破之”。第四段引述孔孟的名言论证做事贵在坚持,而能否坚持,关键又在于有否毅力。
本文在论证方法上,自始至终采取了正反对举的手法。如论点中的正反成败的对举;论述中逆顺对举,至强之人与其他四种人对举,成功者与旁观者对举,彼与我对举,功亏—篑的造山者与虽覆—篑的填土者对举。在这些对举中,处处贯穿着有毅力与无毅力两种态度的对比,贯穿着成功与失败两种结果的对比。这样正反对举,使正面和反面两种情况都显得十分鲜明,从而使毅力的重要性也显得更加突出。
语言生动形象是本文的又一特点。比如写“志力薄弱之士”,以“始固日吾欲云云,吾欲云云,其意以为天下事固易易也,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颓然丧矣”,把那种人始而轻率从事,—遇挫折便颓然丧气的态度、神情毕肖地勾画出来。又如用操舟之喻,说明在目的相同、条件一样的情况下,只是由于“坚苦忍耐之力”的有无和大小不同,结果就完全不同,贴切而形象地证明了毅力的有无和大小,是事业成败的关键。
结构分析
论毅力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从人生历程的—般规律论证顺逆迭乘
事有阻力故需毅力从顺逆的转化论证逆境可转化为顺境
蹇可转化为幸
逆潮可过而达彼岸都需毅力引孔孟名言论证成事贵在坚持
名言
1 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 小逆之后,必有小顺;大逆之后,必有大顺。
篇3:论文化在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
论文化在翻译中的可译性问题
要搞好翻译,,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的'更多的是其特殊性,,文化信息的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译者应当高度重视文化差异,使这种流失降到最低限度.
作 者:王丽慧  作者单位:山东莱阳农学院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109 刊 名:科教文汇 英文刊名:EDUCATION SCIENCE & CULTURE 年,卷(期): “”(13) 分类号:G05 关键词:文化   翻译   可译性   不可译性   信息流失  
篇4:论翻译对译入国文化的忠实
论翻译对译入国文化的忠实
在翻译“忠实”原则里,,翻译作品的受众是译入国的读者,,所谓“忠实”,主要体现在文化认可、句式习惯、审美感受、'忠实,又对译入国文化的忠实,才是成功的翻译作品.
作 者:郑丽琦 蒋旭辉 ZHENG LIQI JIANG XUHUI  作者单位:郑丽琦,ZHENG LIQI(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蒋旭辉,JIANG XUHUI(绵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四川,绵阳,621000)
刊 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DIA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 18(1) 分类号:H059 关键词:翻译   源语国   译入国   忠实  
篇5:论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论回译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
论述了翻译的`一种特殊形式--,可以直观地展现英汉两种语言结构与表达方式的异同,把握英汉互译的规律,有效地开展翻译研究和翻译批评,.
作 者:顾玉萍 GU Yu-ping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外语教学部,山西,太原,030001 刊 名: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25 26(1) 分类号: 关键词:回译   语言对比   翻译研究   翻译教学  
篇6:变译论与女性主义翻译思想之间的对话
变译论与女性主义翻译思想之间的对话
,解构了原作者和原文的父权话语权力,,两者都是对忠实的叛逆,使译文具有混杂性和互文性的特性,通过译者在翻译中掌握的权力话语,实现译文话语权力的重构.
作 者:魏家海 WEI Jia-hai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武汉,430070 刊 名: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 7(3) 分类号: 关键词:变译论   权力话语   女性主义   翻译思想  
篇7:论梁启超汲取日译西学的启蒙思想--以进化论和民权说为例
论梁启超汲取日译西学的启蒙思想--以进化论和民权说为例
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主要是在居日期间对西学的传播中形成的`,其中西方的进化论、,梁启超的启蒙思想也逐渐成熟,、法、德等国的“单线式”启蒙运动不同,、经济、文化等领域引起了极大的变革,带来了新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行为态势.
作 者:郭刚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 名:理论月刊  PKU英文刊名:THEORY MONTHLY 年,卷(期): “”(3) 分类号:B249 关键词:梁启超   启蒙思想   进化论   民权说   日译西学  
篇8:广告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研究-德国功能派译论的视角
广告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研究-德国功能派译论的视角
以功能派译论为理论支撑研究广告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问题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英汉广告互译中有时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同程度的'形式上、意义上的流失、替换,因而弱化了目标广告文本在目标文化中的表达效果和劝诱功能,,随着语言文化之间的不断交流与融合,原来不可译的可能变得可译,有限度的翻译可能变得充分.
作 者:董岩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湘潭,411201 刊 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25 10(3) 分类号:H205 关键词:广告翻译   功能派翻译理论   可译性限度

2025年论梁启超的翻译主张及其译学贡献(共8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ba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