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中班教案科学.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中班教案科学 】是由【liul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中班教案科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中班教案科学
中班教案科学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中班教案科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教案科学1
  通过引导幼儿积极参加小组讨论、探索等方式,培养幼儿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课题生成:
  一天,有位小朋友带来一部玩具手机,用手一按,键盘不停闪烁,响起悦耳的音乐,还会发出“喂,你好!请问找谁?对不起等声音。这时,小朋友的注意力全给吸引过来了,他们脸上充满好奇和惊喜,一起围上去,那份高兴和专注劲儿就甭提了。想不到,第二天就有十几个小朋友也带来了手机玩具,这下教室里可热闹了,各种手机的模拟声此起彼伏,孩子们的阵阵笑声,把教室变成了通话的快乐天地。见此情景,我就思考,如今电话非常普及,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既然孩子对电话如此感兴趣,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他们了了解一些电话知识呢?
  活动目标:
  通过启发诱导,使幼儿初步了解电话机的外形结构和功能。
  活动过程:
  1、电话机除了可以通话,还有哪些功能和用途呢? 组织幼儿讨论电话机的一些特殊功能和用途:电话机不仅可以通话,还可以免提、重复拨号、留言录音、显示图像、听音乐、计时、查询信息、传真、上等。(免提、重复拨号、听音乐、查询信息的功用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给幼儿以直接的经验,加强幼儿的记忆,因为这些功能一般电话机都具备,其他功能作一般了解。)










  2、游戏《打电话》,学习并讨论正确使用电话机。
  (1)引导幼儿通过试一试,动一动,展开讨论,学习并掌握正确的打电话的方法。提问:电话的用处真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使用电话机呢?(请全体小朋友一对一模拟打电话;请个别小朋友演示打真电话。)
  :打电话,首先要知道对方的电话号码,拿起话筒后再拨号,电话接通后,就可以了。打电话要有礼貌,时,要学会使用“你好、请、对不起、再见”等文明礼貌用语,通完话以后,注意一定要挂好话机,否则,别的电话就打不进来。
  (2)联系社会常识,引导幼儿记住生活中通用的五种应急电话号码。
  电话的作用真是太大了,我们可以通过打电话谈论各种事情,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的方便,提问:
  ①如果打电话时,忘记了电话号码,我们有什么办法呢?
  启发幼儿思考查询电话“114”的用途,学会灵活运用。
  ②当遇见紧急的情况时,如突然生病、起火、迷路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启发幼儿思考讨论,火警119、匪警110、救护120、交通事故处理122四种紧急电话的用途及注意事项。让幼儿知道这些号码是不能随便打的,否则,会造成很多麻烦。
  3、以帮小狗买到电话机,自然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学习了电话机的一些有关知识,那么,现在我就请小朋友帮小狗拿一个主意,挑选一部电话机吧。
  活动延伸:
  1、观看电话机演变发展的录像片,让幼儿了解电话机发展的历史。










  2、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可以告知对方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离园回家后可以互相打电话,继续激发幼儿对电话的兴趣。
  课题:
  一、效果分析
  该活动是由幼儿“玩电话机”联想设计出来的,课题的选择贴近幼儿生活,是幼儿所熟悉的,符合教学的原则。在活动过程的设计中,先采用“布鲁纳的发现法”,幼儿通过玩游戏的形式,自己去观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通过比较分析,认识了解各种电话机的外形构造和功能,幼儿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特别是让幼儿自己玩电话,从中学习并掌握电话的正确使用方法、礼貌用语及社会性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整个教学过程,动静交替、环环紧扣,、兴致高涨,学习得很认真,很投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二、点评
  《有用的电话机》这一活动,既有新意,又具有时代特色。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不拘泥过去的限制,而是充分考虑到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普遍影响。本活动将“电话机”这一通讯工具作为幼儿的认识对象,以便幼儿在生活中,能适时准确地运用这一通讯工具。因此,这一课题的选用,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生活能力的提高是很有益处的。
  教师在活动的设计组织中,注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教育的内在规律,通过游戏、观察、回忆已有经验、比较等手段,为幼儿了充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通过打电话让幼儿在积极主动中,发现并认识各种电话机的外形特点构造与各种功用,学习电话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有关的社会知识,从而获得了新的知识经验。
  三、反思与讨论
  你是怎样与家长配合,引导幼儿正确使用电话机的?










中班教案科学2
  活动名称:
  1、激发幼儿对数的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的正确性和灵活性。
  3、引导幼儿学习7的形成,能手口一致地点数7个物体,理解7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7。
  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通过交谈让幼儿知道“买6赠1”的含义。
  2、准备有关7的形成的图片,玩具,如:小河里有6只小鱼,又游来了一只小鱼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观察玩具及图片,通过讨论初步学习6添上1是7。
  二、幼儿在一起玩一玩自己选的玩具,并相互数一数,说一说6个上1个7个,。
  三、借助其他东西进一步学习7的形成,理解7的实际意义,认读数字7(7像镰刀) 。
  四、引导幼儿利用学具在桌子上摆一摆,数一数,说一说,加深理解7的形成和实际意义.
中班教案科学3
  **后面为你推荐更多中班科学活动教案!
  活动目标:
  1、在感知葵花籽宝宝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大胆表述葵花籽宝宝的特征。
  2、初步了解葵花籽宝宝种子的作用,知道一粒种子能长出许多果实。
  3、能积极地参加探索葵花籽种子的活动,对活动有浓厚的兴趣。
  4、通过各种感官的参与,探究向日葵成长的变化过程。
  第一教时
  活动准备:










  各种种子若干、课件、自制向日葵一棵、小篮子、牛奶瓶、录音机、磁带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葵花籽种子。
  1、找葵花籽师:我是种子妈妈,今天带来了许多种子宝宝。现在我就想和葵花籽宝宝做游戏,请你们找一些葵花籽宝宝放进篮子里好吗?(幼儿找葵花籽宝宝,边放音乐)
  2、认识葵花籽。
  (1)师:葵花籽宝宝长得什么样呀?(幼儿自由说说,回答)
  (2)师:葵花籽宝宝里面还藏着小秘密呢?(请幼儿剥葵花籽探索)
  (3)教师小结:葵花籽呀一头尖尖的,一头圆圆的,摸起来硬硬的,里面还有瓜仁呢。
  二、了解葵花籽种子的生长过程。
  1、师问:谁知道葵花籽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自由说说。
  3、师:小朋友说了那么多,那它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瞧,(出示图片)
  (1)我们先把葵花籽种子放在泥土里,给它浇点水。
  (2)过了段时间,葵花籽慢慢地发芽了。
  (3)再过一段时间,就长成了一棵小小的向日葵。
  (4)慢慢地,向日葵在太阳公公的照射下长大了。这样一粒种子长出了许多葵花籽宝宝。(出示自制向日葵,进一步理解1和许多的关系)
  4、师:小结:其实呀,除了葵花籽宝宝是种子,还有许多各种各样的种子宝宝,也都是这样的
  5、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葵花籽宝宝的生长过程。(幼儿有节奏地随音乐表演)
  三、玩游戏——摇摇瓶。










  1、师:葵花籽宝宝呀很调皮的,它还想和我们玩摇摇瓶的游戏呢。请小朋友把葵花籽装进瓶子里,然后把瓶盖子盖紧。(幼儿操作,边放音乐)
  2、师:摇摇瓶做好了吗?我们来摇一摇,会怎样的?(幼儿。)好像什么声音啊!(幼儿)是呀,它还有一个唱歌跳舞的本领呢。
  3、(出示节奏谱)xxxxx(幼儿练习二拍子节奏)
  4、幼儿舞蹈出场。
  课后小记: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点仍是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因此我从物质准备上,突出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都是让幼儿在与直观的物质材料互动的基础上获得经验的,并概括出事物的明显特点。
  第二教时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初步的按变化排序经验,了解平时吃的葵花籽是向日葵的种子,并和教师一起收集葵花籽制作的食品和物品等。
  物质准备:教具:向日葵生长过程的故事。学具:幼儿每人一套向日葵生长过程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观看向日葵动画故事,了解向日葵生长过程。
  1、幼儿讨论:葵花籽是哪里来的呢?(教师出示向日葵的生长图片,但无顺序)
  2、幼儿自由排图,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师:我们每位小朋友桌上都有一套向日葵生长过程图,请你看一看,你认为这些图怎样排列更合适,请你把它按顺序排下来。
  提问:你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教师请不同排列顺序的几名幼儿到前边把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欣赏故事,进一步了解向日葵的生长过程。
  师:到底谁排得正确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小故事,名字叫向日葵的一生,你们边听边看,看一看哪种排列方法是对的。(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片,视听结合,使幼儿了解排列顺序)
  (1)讨论:?指着自己的图说一说。
  二、品尝向日葵种子食品,感知向日葵与人们的关系。
  师:葵花籽的食品吃起来会是什么味道的呢,我们一起尝一尝吧!
  1、幼儿和教师一起品尝葵花籽制作的食品,边品尝边交流食品的味道,教师引导幼儿不浪费食物。
  2、讨论:向日葵种子做的食品可以吃,向日葵的种子还能做什么?
  三、种植向日葵的种子。
  延续幼儿探究向日葵的兴趣留小任务:春天到了,咱们班有这么多向日葵的种子,我们一起来种一种,看一看到底是不是按照咱们知道的过程长大的,我们要细致的记录它们的生长变化过程,做一个最棒的小小记录员。
  课后小记:
  引导幼儿在实验、参观、谈话、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充分感知、观察、操作和思考,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主动获取有益经验,促进幼儿主动探究,激发幼儿对科学的积极情感和正确态度。本着这一思想,我在选择教育方法的时候,突出整合欣赏、谈话、实验等方法,突出幼儿多种感官的参与,达到突破教育的重点与难点的效果。
中班教案科学4
  活动目标:
  1、通过看、摸、玩筷子让幼儿了解各种筷子的用途,特点。










  2、发挥幼儿的想象思维,用筷子创造各种图形。
  3、让幼儿练习并使用筷子,做到姿势正确并会用筷子夹物品。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各种样式及色彩的筷子数十双,用盘子装好豆子、玻璃球、纸条等少许。
  活动过程:
  老师的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猜个谜语,看看哪个小朋友能猜出来。“两姐妹。一样长,酸甜苦辣它先尝。”(筷子)筷子每天都要与我们见面,是我们的小伙伴,它在吃饭时帮助我们,是我们大家的朋友,今天,金老师要和小朋友一起重新来认识筷子。
  老师拿出一双筷子教会幼儿大声说出:“筷子,两根筷子,一双筷子。”让幼儿了解表达该用的量词。
  小朋友带来的筷子和老师收集的筷子,全放在桌子,像个筷子家庭聚会一样,“长的是爸爸,细的'是妈妈,短的是儿子,你们看这家人热闹吗?”让幼儿对筷子产生兴趣。
  小朋友可离开位置观察筷子的不同,通过看看、摸摸、玩玩,回答老师的问题:筷子哪些颜色?
  请将长、短分出来摸摸看,是不是每双筷子都是同一种材料做成的?你喜欢哪双筷子?为什么?
  讨论筷子的作用“小朋友,筷子我们都非常熟悉,它有哪些作用呢?(用餐、玩具、敲)老师说:“筷子还会变戏法呢?不信你们看。”老师将一些筷子,摆成好看的形状,调动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脚自己在桌子上也摆出各中图形。
  小朋友人手一双筷子,老师教幼儿学习使用筷子的方法。
  (1)教师示范(2)幼儿操作(3)筷子夹物比赛










  结束
  小朋友们,老师有要给小朋友出谜语了:两兄弟,一般高,一日三餐不长腰。
  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重新认识了筷子,以后我们要和筷子做好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不能伤害它,好不好?
  活动反思:
  筷子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喜欢的东西,我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注意创设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材料,让幼儿通过眼、脑、手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同时也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生活和环境中的常见事物,发现其中的有趣和奇妙,激发他们的探索热情,使他们从小就善于观察和发现,体验筷子给我们带来的娱乐功能,从而喜欢并正确使用这一工具。从而萌发爱科学的情感。
中班教案科学5
  活动目标
  。
  、喜欢实验活动。
  。
  ,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
  活动重难点
  :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
  说明:能够意识到色彩美是幼儿感受美的一个重要方面。色彩是直观的,但是,如果幼儿不能有意已去感受,就会视而不见。因此,激发幼儿对周围生活中色彩的关注,比认识几种具体的颜色更为重要。幼儿时周围的色彩产生了兴趣,就能主动去认识各种颜色,即时认识活动就成了幼儿自身的需要。










  :引起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
  说明:启蒙教育不是为了追求某种即时效果,而是为了给幼儿今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开端。所以活动应该定位于让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而不是对实验结果的'兴趣。但是对于中班幼儿要通过活动,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是有一定难度的。
  活动准备
  颜料和调色用具。活动室的布置要色彩丰富、协调。
  活动过程
  。
  (1)分散观察。结合日常生活引导幼儿观察大自然、人的眼饰、周围物品中丰富多彩的颜色,并初步了解一些颜色的名称。
  (2)集体活动。首先让幼儿回忆观察的颜色,教师出示相应的色块,并让幼儿进行颜色的指认和命名活动。然后让幼儿谈谈最喜欢的颜色、什么东西和自己喜欢的颜色是相同的……。
  ,让幼儿进一步熟悉颜色,体验色彩的美,引起对颜色的兴趣。
  (1)涂色活动。为幼儿提供各种需要涂色的画,如树、水果、花……,让幼儿涂上相应的颜色,要求与实物本来的颜色相似。
  (2)配色活动。让幼儿在空白的玩具、服装、树叶图上涂色,鼓励幼儿自己配色。活动后组织幼儿欣赏同伴的作品,谈谈最喜欢哪幅画的颜色。
  
  (1)调色活动。先让幼儿自由探索,用颜料进行调色实验,体验发现的乐趣。然后组织幼儿讨论、交流调色的经验,谈谈颜色的变化。教师还可进一步操作实验让幼儿发现调色的结果是丰富多变的,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2025年中班教案科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iuliu
  • 文件大小36 K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