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是由【c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上学的时候,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知识点发愁,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1
  (1)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 物理 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 蒸馏;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2)硬水与软水
  
  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
  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
  蒸馏、煮沸
  :
  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2
  1、燃烧的条件:(缺一不可)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温度达到着火点
  2、灭火的原理:
  (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
  (1)消除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
  3、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
  可燃物的性质、氧气的浓度、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使燃料充分燃烧的两个条件:
  (1)要有足够多的空气
  (2)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
  4、爆炸: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速燃烧,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遇火种均有可能发生爆炸。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3
  水污染的原因:
  ①工业生产中的“三废”一废渣、废气、废水的任意排放;
  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③农业中农药、化肥的任意施用。










  防治办法:
  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
  ②工业上的“三废”经过综合利用和处理后再排放;
  ③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污染水的危害:
  由于受到污染的水一般有毒、有害;水体中有病毒、病菌;水体含氧少;含有丰富的有机物等,所以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爱护水资源:
  为了人类生存,为了美好的明天,我们要爱护水资源,消除水污染,做好防治水污染的工作,节约用水。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4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产物是固体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d、结论:空气是混合物;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N2约占4/5,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难溶于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于1/5原因:装置漏气,红磷量不足,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
  ②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铁、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不能 原因: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
  (2)空气的污染及防治:对空气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气体(CO、SO2、NO2)和烟尘等。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CO、SO2、NO2、O3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3)空气污染的危害、保护:
  危害:严重损害人体健康,影响作物生长,,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保护:加强大气质量监测,改善环境状况,使用清洁能源,工厂的废气经处理过后才能排放,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4)目前环境污染问题:
  臭氧层破坏(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温室效应(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5
  1. 物质的变化及性质
  (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① 宏观上没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没有新分子生成。
  ② 常指物质状态的变化、形状的改变、位置的移动等。
  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汽油挥发、干冰的升华、木材做成桌椅、玻璃碎了等等。
  (2)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① 宏观上有新物质生成,微观上有新分子生成。
  ②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反应现象,例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生成沉淀等。有时可通过反应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或者产物是什么物质。
  (3)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① 物理性质也并不是只有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才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木材具有密度的性质,并不要求其改变形状时才表现出来。
  ② 由感官感知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等。










  ③ 需要借助仪器测定的物理性质有: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导电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只有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例如:物质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热稳定性等。
  2. 物质的组成
  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好像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6
  一、 物质的分类
  (1)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组成中有两种或多种物质。常见的混合物有:空气、海水、自来水、土壤、煤、石油、天然气、爆鸣气及各种溶液。
  纯净物:组成中只有一种物质。
  ① 宏观上看有一种成分,微观上看只有一种分子;
  ② 纯净物具有固定的组成和特有的化学性质,能用化学式表示;
  ③ 纯净物可以是一种元素组成的(单质),也可以是多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2)单质和化合物
  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可分为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及稀有气体。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3)氧化物、酸、碱和盐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氧化物可分为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还可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










  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为氢离子的化合物。酸可分为强酸和弱酸;一元酸与多元酸;含氧酸与无氧酸等。
  碱:在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碱可分为可溶性和难溶性碱。
  盐:电离时电离出金属阳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 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和碱式盐。
  二、化学用语
  (1)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子—原子运动论、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2)元素符号的意义
  ① 某一种元素。
  ② 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③ 若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则组成该物质的元素也可表示这种单质,例如: S、P等。
  (3)化合价:元素的原子相互化合的数目决定这种元素的化合价。
  化合价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密切相关;在化合物里,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规定为零价。
  (4)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5)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注意书写原则、步骤、配平、反应条件、箭头的正确使用。
  (6)化学反应类型
  (7)质量守恒定律

2025年九年级化学必背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c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5-02-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