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是由【887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
  ;理解16个词语的意思。
  “要是……就……”、“果然”、“神机妙算”各写一句话。
  ,知道诸葛亮借箭成功的主要原因是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教学过程
  —、揭题激趣。
  ,了解出处。
  《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中的部分内容改写而成的,是—篇历史题材的课文。学习本文时,首先要弄清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还要弄清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历史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怎么样。










  ,了解人物。
  (1)东汉末年,正值孙刘联合抗曹之时,诸葛亮奉刘备之命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草船借箭》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也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赤壁之战》之前。
  (2)了解曹操、周瑜、诸葛亮、鲁肃各是怎样的人,之间关系如何?(曹操是汉室的丞相,周瑜是孙权手下的大将,诸葛亮是刘备手下的军师,鲁肃是协助周瑜统率三军的。渚葛亮和鲁肃都是主张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人。课文通过草船借箭一事,赞扬了诸葛亮的聪明才智。)
  二、自学课文。
  。
  (划出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了解大意。
  ( )要( )三天赶造( )。( )向( )借船,然后用草船向( )借到了箭。
  三、检查自学情况。
  。(理解多音字及部分词语的意思)
  。
  。(正音、评读)
  四、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给课文分段。
  ,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结合课文第2题的提示,把课文分成4段:
  ①接受任务
  ②作好准备
  ③草船借箭










  ④按时交箭
  五、课堂作业。
  。
  、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第一、二、四段,完成部分作业。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
  。
  “都”、“更”、“了”、“只”组词。
  二、学习课文一、二段。
  、二段。
  思考:赤壁之战时,周瑜的3万军士战胜了曹操的80万大军,周瑜用的那么多箭是从哪儿来的?诸葛亮是怎样借箭的?
  。
  (1)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之后交10万枝箭?
  (2)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请他帮忙?
  。
  、二段。
  思考:
  (1)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课文中哪里看出周瑜要害诸葛亮?










  (2)哪些词句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明明知道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保证3天后交10万枝箭?
  (3)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讨论。
  。
  ①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
  齐读“周瑜见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理解“妒忌”。(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
  课文哪些地方证明周瑜要陷害他?
  (读书上有关句子,并讲出理由)
  (周瑜要诸葛亮3天造10万枝箭在当时是不可能的,这是周瑜假公济私,图谋置诸葛亮于死地。)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
  当周瑜听说诸葛亮3天能造好箭,还立下军令状,他的心里为什么很高兴?
  (在当时,3天肯定造不出10万枝箭,既已立下军令状,完不成是要杀头的。)
  找出书中明确说明周瑜要陷害诸葛亮的话。
  (周瑜对鲁肃说的:“这是他自己说的……回来报告我。”)
  ②书上哪些地方证明诸葛亮知道周瑜要害他?
  诸葛亮请鲁肃帮忙时说的几句话(“不过……就完了”)。
  朗读练习。(齐读)
  诸葛亮明知周瑜要害他,为什么还要立下军令状,说3天造好10万枝箭呢?
  (诸葛亮胸有成竹)(顾全大局)










  理解诸葛亮为顾全联吴抗曹的大局,不计个人得失。
  ③鲁肃是周瑜的部下,为什么诸葛亮敢于向他求助?
  (诸葛亮深知鲁肃为人忠厚,顾全大局。)
  从哪里可以看出,请把书上有关句子读出来。
  (“鲁肃答应了……果然不提借船的事”)
  。
  小结:
  学了这部分课文,我们知道了诸葛亮挺有才干,顾全大局;鲁肃真诚厚道,言而有信;而周瑜却挺妒忌诸葛亮,心胸十分狭窄。
  、二段中的对话部分。
  三、学习课文第四段。
  3天前,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心里很高兴。3天后,周瑜带了500名将士来到江边干什么? (是抓诸葛亮的)
  结果周瑜在江边看到了什么?齐读第四段。最后周瑜怎样?
  (钦佩诸葛亮)书上从哪儿看出? (长叹不如)
  长叹什么? (叹诸葛亮神机妙算)
  教师范读周瑜长叹说的话,学生自由学读,齐读。
  四、巩固练习。
  作业本上第5题(1)、(2)、(3)。
  第6题(1)、(2)。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学匀第三段,总结全文,完成作业。
  教学过程
  —、复习巩固,导入第三段学习。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结果是(周瑜长叹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不如他!”)
  起因和结果截然不同,是诸葛亮构机妙算使周瑜改变的。
  什么叫“神机妙算”?
  ?
  学了课文的第三段,我们就会知道。
  二、学习第三段。
  。
  其它同学一边听,—边找:哪些事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分小小组讨论,
  ?
  (诸葛亮知天时,懂地利,识人心。)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天时? (第三天大雾漫天,江上连面对面都看不清,齐读。)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地利? (顺风顺水撤得快)
  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人心? (知道曹操的脾气,多疑多虑)读有关句子
  从哪些地方说明诸葛亮知道曹操不会出兵? (读有关句子)齐读曹操下令说的一段话。进一步理解诸葛亮知道曹操多疑多虑,不敢出兵。
  小结:
  由于诸葛亮知天知地知人,所以向曹操借到了1 0万枝箭;










  ?
  (1)生自由读课文,划出写诸葛亮指挥船上军士的词语。
  (“吩咐”“下令”“又叫”“又下令”“吩咐”)
  (2)分五步说说诸葛亮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经过。
  (向北靠近曹军→船头朝西船尾东→一字儿摆开→擂鼓呐喊→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继续受箭→顺风顺水驶回。)
  先讨论交流,再请学生讲,让全体学生更深一层地理解课文内容,佩服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3)江上雾很大,为什么曹操的军士能那么准地射中诸葛亮的草把子呢?
  (因为诸葛亮的30个军士在四更时分擂鼓呐喊,曹军不习水战,不敢出来。于是多疑的曹操在大雾之中只好下令朝擂鼓呐喊声处放箭,这时箭像雨点一样射过去,草把子上很快就插满了箭。)
  从这里,说明了什么? (诸葛亮安排得很巧妙)
  (4)船头第一次朝西,第二次朝东。不这样可以吗?为什么?
  (学生用手操作讨论,后交流)
  (5)完成作业本上的第4题,
  (6j大雾还没散完,诸葛亮就带船队走了,临走之前还怎么说?(“谢谢曹丞相的箭”)
  指导读这一句。是真谢吗?
  (7)曹操听后,会怎么样?为什么不追? (因为诸葛亮的船队顺风顺水走远了。)
  三、练习作业。
  ,他神吗? (神)
  诸葛亮是神吗? (不是神,是人)
  他的神机妙算是从哪儿来的? (从书中学来的)(平时多观察,多思考)










  ( )是( )。他的神机妙算并不是( )而是( )。
  四、再次理解课题,总结谈话。
  ,能用“神机妙算”说一句话,然后朗读全文。
  课题为什么叫“草船借箭”?
  (“借”字概括了事情的经过,又体现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到周瑜自叹不如的结果这一强烈的对比中,衬托了诸葛亮惊人的胆量,闻人的智慧。本文写了一场智斗,全文按故事发展的顺序,
  紧紧围绕“神机妙算”来写的。在事件层层发展,人物性格对比中,突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
  完成作业本上第6题的(3)、(4),(5)、(6)。
  板书设计
  草船借箭
  周瑜 诸葛亮 鲁肃
  接受任务:_____________
  作好准备:_____________
  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
  按时交箭:_____________

2025年五年级课文《草船借箭》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8872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