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1页
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
识创新管理学2011

第六篇创新

第十九章组织创新
第一节企业组织与知识经济特征
一、企业组织结构
思考题1.企业组织结构化的逻辑前提是什
么?为什么要进行组织结构化?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企业绩效及其生存
与发展能力首先取决于其成员的努力程度。
这些成员是在企业活动的不同时空中提供
这些努力的。要使这些努力转变为对企业有
效的贡献,必须对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
进行引导和整合。行为的可预测性是行为引
导和整合的基本前提。
企业是通过制度化结构、层级结构化以
及文化结构化来使成员的行为具有一定的
可预测性,从而实现对这些成员在企业活动
的不同时空中的努力进行引导和整合。制度
结构化用来规范作为类群的企业不同参与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1页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2页
者之间的正式关系。层级结构化用来规范企
业内作为单个成员的参与者在企业活动中
德关系和行为。文化结构化用来规范作为类
群和个体的参与者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
的非正式关系。

二、知识经济特征
思考题2.你是如何认识知识经济时代的基
本特征的?
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有三个:第
一,知识要素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相对
重要性大大提高。资本市场的发展、融资手
段的不断完善以及与此同时企业生产过程
的渐趋复杂,这些都使得知识,特别是与协
调有关的知识正逐渐取代资本成为企业生
产经营的第一要素。第二,生产者与最重要
的生产要素的重新结合。产业革命的发展伴
随着劳动生产者与物质生产条件的分离。当
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后,情况发生了
变化:知识作为人脑的产物在本质上是不可
能与其拥有者相分离的。知识经济时代企业
的组织设计不能不考虑知识的这种特点以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2页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3页
及由此决定的劳动者与其最重要的生产要
素重新结合的现象。第三,由于信息技术的
广泛运用,知识创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
快。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加速了知识的生成
与发展进程,从而引导企业组织的创新,影
响企业组织的结构化或再结构化。

第二节企业制度创新
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制度结构特征及其成因
思考题3.制度结构化的基础是什么?在工
业化社会中,企业制度结构化的基本特征是
什么?
决定企业制度安排的根本性力量是各种
投入要素的相对稀缺程度。这就是制度结构
化的基础。假若资本是稀缺资源,企业制度
就是按照资本逻辑来构建。若知识成为稀缺
资源,企业制度结构就会从资本逻辑转向知
识逻辑。
在工业化社会中,企业制度结构化的基
本特征体现在资本是稀缺资源,工业生产过
程主要是资本与劳动的结合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资本的所有者通过提供一定数量的资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3页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4页
本形成一定的生产能力,集中一定的物质条
件,雇佣一定数量的劳动者加工和综合利用
这些资源以形成一定的产品。由于资本具有
一般等价物、可以很方便地换回其他形式的
生产要素的特点,因此启动这个过程就是一
定数量的资本的投入。过程源动力的特点决
定了资本的所有者在过程之初就拥有选择
过程运行的方向、组织过程的推进、处理过
程的结果等各种权力。一般等价物使资本具
有的流动性特点,与此同时由于工业生产中
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而导致具体工人的操
作范围更加狭窄,作业技能更趋专门化,进
而流动更加困难,这些使资本相对于工人的
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在这种背景下的企
业中,“知识”特别是“管理知识”虽已开
始居于一席之地,但主要是作为资本的附属
而存在。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
思考题4.企业活动中存在哪两类知识形
式?为什么说企业制度结构正从“资本逻
辑”转向“知识逻辑”?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4页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5页
人们在企业中的活动可以分为两类:一
类是人作用于物的活动(劳动者利用一定的
劳动工具借助一定的方法对劳动对象进行
加工转换,生产出符合要求的某种产品的劳
动);另一类是一些人作用于另一些人的劳
动(主要是指管理人员对做用于物的劳动者
的工作安排以及工作中的指挥与协商)。人
们作用于物的劳动主要需要与操作有关的
知识,而作用于其他人的劳动则主要需要与
协调有关的知识。知识因此分为两种类型:
有关操作的知识和有关协调的知识。
劳动分工在工业社会的发展中不仅加剧
了普通劳动知识和技能的专门化与狭窄化,
而且还决定了协调分工劳动所需的专门知
识供应的相对稀缺性。这种相对稀缺性进一
步加强了协调知识拥有者的相对地位。在生
产过程相对简单,从而要求工人所具有的操
作技能也相对简单的情况下,只需对这些操
作技能有一定的了解便可完成协调的任务。
所以在工业社会初期,协调工作是由资本所
有者承担的。但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和
工业生产过程的复杂化,资本所有者难以拥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5页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6页
有这样的知识,只能委托拥有相关知识的管
理人员去协调。后者在协调实践中,地位不
断得到加强。所以,今天组织企业活动的协
调知识是由企业管理人员所拥有的。管理人
员的职能就是运用知识去组织和管理企业
成员的分工劳动。管理人员通过其协调劳动
不仅决定着自己所拥有的协调知识的运用
效率,而且还决定着作为其协调对象的企业
生产者的知识利用效果。因此,经理是对知
识的应用和知识的绩效负责的人。在由工业
社会蜕变而来的知识社会中,知识正在变成
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内部的权利关系正朝着
知识拥有者的方向变化,企业的制度结构正
从资本的逻辑转向知识逻辑。权力派生于知
识(特别是协调知识)的供应,利益(经营
成果的分配)由知识的拥有者所控制正在逐
渐成为后工业社会或知识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企业层级结构创新
一、工业社会的企业层级结构及其特征
思考题5.在工业化社会中,企业层级结构
化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6页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7页
在工业化社会中,企业层级结构化的基
本特征表现在:第一,直线指挥,分层授权。
企业组织成为一个层级结构的金字塔。金字
塔中的每一个层次都根据直线上级的要求,
组织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并行使相关的权
力,同时又将街道的任务分解给下一个层次
去完成,利用受托行使的权力去命令下属的
工作。层级组织的基本特征便是利用直线指
挥与分层授权来规范成员之间的关系,从而
影响他们在企业活动中的行为表现。第二,
分工细致,权责明确。层级结构的工业企业
实行细致的劳动分工。分工劳动使生产者与
管理者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得到完善,相关劳
动的熟练程度不断得到提高,从而促进了组
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分工劳动不仅严格规
定了组织成员应该履行的职责,而且还明确
了相应职务的工作人员为履行其职责而可
以行使的权力。第三,标准统一,关系正式。
首先,“标准统一”是作业方法的标准化;
其次,“标准统一”还表现在企业政策的一
致性,政策和规则的一致性,使组织中各部
门、各层次的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不具有个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7页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8页
人感情色彩:层级组织中成员之间的关系是
职务或岗位所规定的角色关系,而不是个人
关系。组织所倚重的是角色之间的正式关
系,而不是个人之间的非正式关系。

二、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的创造
思考题6.知识经济时代对层级组织进行网
络化改造的依据何在?
在知识经济正在到来的今天,层级结构
赖以成功的背景正在或已经发生变化:消费
者日趋成熟以及消费者有关消费知识的渐
趋丰富使得消费需求愈来愈具有多样化和
个性化的特点;影响企业经营的环境不仅日
益复杂,而且愈来愈不稳定,其变化不仅无
法控制,而且也愈来愈难以预测。多样化的
个性需求使企业正在失去标准化生产和—
致性政策的基础;市场频繁的变化要求企业
活动的内容与方式及时调整。满足个性化的
消费需求,要求企业生产组织更具弹性,活
动内容与方式的适应性调整则要求相关的
权力从管理中枢向下分散。实际上,只要与
外部环境直接相联的那些部分有调整的权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8页 : .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第9页
力,这种调整才可能是适时有效的。
弹性的、分权化的企业是不可能完全以
组织记忆为基础来组织运行的。实际上,满
足个性化需求的生产作业,应付环境变化的
适时调整,是难以在已经积累的知识中找到
现成答案的。这些工作必然要求相关的成员
和部门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创
新。因此,新形势下的企业组织必须是有利
于企业成员的学习和知识创新的组织。这种
组织的基本雏形可能是目前已在一些高科
技企业中出现的网络组织。这种组织将企业
视为一组为完成特定任务而组成的横向工

08管理学第十九章组织创新第二十章组织学习与知识创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97 MB
  • 时间2025-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