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分数的入门课堂教学 】是由【88jmni9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分数的入门课堂教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分 数 的 入 门
信息技术系教育技术学
陈丽
说教学过程
一、课前任务驱动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3min)
讲授一个小故事,提出问题
三、组织活动,探索新知(5min)
对同学们进行分组(每组4~6人),对述情境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并派出代表发表小组意见,并叙述讨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担任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观察)
一、情景导入: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哦!不对,是三个小和尚。小和尚最喜欢吃老和尚烙的饼了。有一天,老和尚做了三块一样大小的饼,想给小和尚吃,还没给,小和尚就叫开了。矮和尚说:“我要一块!”高和尚说:“我要两块!”胖和尚说:“我不要多,只要四块!”老和尚听了二话没说,立刻把一块饼平均分成四块,取其中的一块给了矮和尚;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八块,取其中的两块给了高和尚;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十六块,取其中的四块给了胖和尚,一一满足了他们的
同学们,你知道哪个和尚吃的多吗?
组织活动,探索新知: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将班上的同学进行分组,平均4~6人组,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进行讨论,并留出两分钟由每组并派出代表发表小组意见,并叙述讨论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最后又是怎样解决的
三、小组交流与评价:
A
小组代表发言
老师点评
B
四、课程内容
分 数
分数的历史:
最早的分数的产生:在200多年前,瑞士数学家欧拉在《通用算术》一书中说,想要把7米长的一根绳子分成三段是不可能的,因为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数来表示它,如果我们把它分成三等份,每份是7/3米,这就是一种新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分数
分数:
把一物体平均分成后,每份不能得到一个整数;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时,得不到一个整数……这时需要把一个整体(或者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它的一份或几份来表示,这就产生了分数
让我们欣赏一下发生在唐僧师徒身上的故事……
五、实践应用,巩固新知(攻破重难点)
a、把物体当成是一个整体,用自然数 1 来表示(10min)
注意是平均分哦
五、实践应用,巩固新知(攻破重难点)
b、对于平均分割的把握(10min)
小活动:自己动手
要求同学们将课前准备好的图片和彩笔进行绘图,分别用彩色笔表示所用材料的1/2,1/4、2/3等,最后由他们互相向同学们解说自己所画的图所表示的分数
实践应用,巩固新知(攻破重难点)(20min)
b、对于平均分割的把握(10min)
同学们看老师画的对不对?
分数的入门课堂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