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项目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项目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
项目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结合本项目施工实际情况,特制定
本管理制度。
一、消防器材发放管理制度
1、合理配备消防器材设施。 消防设施是贯彻 “预防为主, 防消结合 ”
方针前提和必要条件,配置一定要适量、适用、合理 .
2、所有配备的消防器材要做到定人保管,定点放置,定期检查 ,始
终保持良好备用状态。 发现人为的损坏、 挪用,按其价值 20%予以处罚。
空瓶应及时更换。
3、消防器材由安质部统一管理。各类器材更换、维修经安质部指
定专人孟凡荣验收相符,质量可靠后方可入库,并要有准确的台帐 .
4、消防器材的领发一律有专职安全员孟凡荣领发,任何个人不予办
理。新进场施工队由安质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配置。签字后方可领取。
5、需更换的消防器材。必须以旧换新,并写明使用原因。到期需
要更换的灭火器必须申报,由安质部统一管理。
二、油库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1、凡因公进入油库必须经过库房管理人员各同意,并登记后方可
进入.
2、入库人员禁止携带火柴、打火机及其他火种。库内禁止吸烟,
禁止外露鞋钉的鞋攀登油罐。 未经库房管理人员批准, 禁止在油库外照
相,油库门口、墙上要有明显的禁止烟火标牌。 : .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中庸》
3、油库禁止动火。如因检修需要动火焊补时,需经安质部批准,
施工时必须采取防火措施 ,做好灭火准备。
4、库房管理人员上班要集中思想 ,按操作规程认真操作 ,并经常进行
安全、防火检查 ,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5、夜间作业时,油库必须安装防爆灯具,行灯电压不得超过 36 伏.
6、储罐凡有排气呼吸阀、安全阀的,都要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保持
阀门完好 .
7、建立健全义务消防组织。库房管理人员要懂得消防知识,对配
备的消防器材做到会使用、会保养,严禁将消防器材挪作它用。
三、物资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各类物资仓库属重点防火部位,必须设置醒目的禁火标志。执
行出入登记制度,非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库房内要保持干净整洁,货物摆放有序。废弃的塑胶、油布、
纸类等易燃物质应该及时清除。
3、库房内不得架设临时电缆。因工作需要时,必须经部门负责人
卢建国批准 ,并报安质部备案 ,并在限期内及时拆除。
4、库房内严禁烟火和动火,尤其是炸药库和油库。
5、库房内只准许使用 100W 以下的白炽灯或日光灯照明 .灯头要与
物品距 50 公分以上间距。严禁使用其他灯泡照明和电热具取暖。
6、库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因生产需要的易燃易爆物品必
须按消防部门规定设专库存放 ,专库内保持通风 ,防潮、防晒。 : .
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7、仓库管理人员每天下班之前 ,必须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确定无事故
隐患,方可离开。
8、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国家消防器材管理暂行规定》,会正确
使用消防器材和扑救火灾的基本方法 ,对配备器材必须妥善保管。
四、消防器材使用及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1、消防器材及设施主要包括:干粉灭火器、消防桶、消防锹、沙
袋、消防装备、 阻燃防火材料及其他消防产品, 只限制专用, 禁止占用,
操作他用或移动位置,损坏等。
2、消防器材及设施的日常维护及保养,坚持 “谁使用、谁受益、谁
负责 的管理原则。
3、协作队伍消防器材及设施必须纳入生产设备管理中,配置的灭
火器一律实行挂牌责任制,实行定位放置,定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的
“三定三定管理。
4、协作队伍应对本工作部位及生活区消防器材设施设立消防器材
设施配合台账,各类消防器材领发一律由专职安全员负责,任何人不予
办理领发。
5、消防器材在使用后必须更换到位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不要损
坏,并保持无灰尘、无油污。
6、操作人员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熟悉各
部位消防器材及设施的配备情况。
五、场内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
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左传》
1、认真履行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消防条例、规定等各项制度,
加强施工人员的消防安全教育。
2、进场施工的协作队伍必须与安质部签订《安全协议》。
3、如需要重点防火部位动火作业时,必须在施工前经过安质部审
批同意后,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
4、如现场内搭建临时工棚的,禁止生炉取暖烧饭,禁止使用电炉、
电热油灯和热的快等电热器具,不得乱拉电线,照明灯具每只不得超过
100W。
5、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做到持证上岗,遇到火
警,会正确拉警和使用有效灭火方法进行扑救 .
6、棚内必须配有相应数量的消防灭火器材。
六、风机及空压机房安全防火管理制度
1、严禁明火、禁止吸烟,费工作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2、合理配置消防器材,做到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保持灭火机的
完好率,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会扑救初起火
灾、会报警。
3、必须保持房内卫生清洁,不得有任何易燃物,照明等电气设备,
必须符合防火防爆要求。
4、严禁动火,因检修必须动火时 ,要经过管理人员同意。
5、工作人员要有防火意识,加强巡查制度 ,交接班制度。
6、库内禁止停放各种车辆 .
七、禁火区域动火的安全管理制度 : .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刘备
凡是使用储存可燃气体 (加热炉煤气区域、可燃气体、油库)仓库,
在上述区域内因抢修设备和管道, 使用电焊、气体气割等工具进行焊补、
切割或其他方式明火作业之前,必须经安全负责人林景东许可、并采取
防火措施 .
1、禁止区域的动火或明火作业应严格掌握,动火的零部件构件、
管道等,凡能够拆卸的,应事先拆下、移动至非禁火区动火 .
2、根据动火时万一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影响程度和危险性,由动
火单位认真写清动火时间、地点、动火部位原因、工程负责人、动火执
行人、并制定动火安全监护及安全措施方案,报项目部安质部,经项目经
理、副经理或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动火。 重点禁火区必要时要领导亲临
指挥。
3、夜间抢修时如必须在禁火区动火,由动火单位负责人填写动火
许可证,
安全措施的落实,并仔细检查有无消防安全隐患。
4、动火执行必须经过培训领取操作合格证专职焊工或其他明火作
业职工, “动火执行人 和“安全监护人安全监护人要严格执行防火规定,认真检查
安全措施、安全措施不落实不动火。
5、不得擅自延长动火时间与扩大动火范围,如在原定时间未能完
成任务而需要延长时间应重新办理手续。
6、动火工具(焊接、乙炔瓶、氧气罐)停放位置均按规定执行,
不准乱托、乱拉。
八、消防系统值班维护人员管理制度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1、熟悉有关消防法规和消防设计规范以及消防工作的规定和要求,
严格执行各项消防制度。
2、积极参加上岗前的专门培训,上岗后经常参与有关培训、熟悉
掌握本系统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 ,不断提高业务素质。
3、值班和维护人员要以高度责任感去完成各项管理规定和要求工
作.
4、对各项消防设备进行管理和应用,做好日常的技术管理工作。
5、设备发生故障后 ,要及时进行维修,通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并
协助有关维修人员工作,以保证消防控制系统设备安全运行。
6、火灾时应及时对地方消防部门 119 火警台报告 ,同时启动有关消
防设备进行有效抢救,消防队到场后 ,协助消防部门指挥灭火工作 .
7、在真有火情时 ,管理人员、值班人员应严肃、认真、冷静 ,验证火
灾发生后全面主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补救工作,并及时向有关领导报
告火情。
九、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安全消防制度
1、熟悉各类电器设备的性能和用途,正确使用各种器材。
2、每次使用后,认真进行检查 ,清理现场遗留的烟头、明火及各类
易燃物品。
3、工作人员离场前关闭所有电器,切断总电源,并按防盗要求关
好所有门窗和锁 .
4、能正确使用各类消防器材 ,一旦发生着火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同时向周围求助灭火,严重火情应立即向 119 报警。 : .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征列传》
5、综合办公室是项目部资料重要场所,平时严禁堆放其他物资及
易燃品,确保使用安全 .
十、氧气、乙炔气库房在 (工作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氧气、乙炔气库房是属重点防火防爆部位,必须设置醒目的禁
火标志,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
2 氧气、乙炔气瓶禁止同库存放 ,严禁与各种化学危险品 ,油类易燃易
爆物品混放,乙炔瓶严禁横放。
3 氧气、乙炔气库房应采取整体防火防爆安全措施,库房内电源体
要穿入墙管内, 电闸、 开关应安装在库外 ,室内通风必须良好, 工作结束
后,应切断电源 ,关好门窗 ,方可离开。
4、禁止敲击、碰撞、抛、掷、滚滑气瓶,瓶阀冻结时,禁止使用
烘烤,禁止与油类接触 ,瓶内气体不能全部用完,必须留有 0。2 兆帕的
余压气体.
5、所有气瓶不得靠近明火热源,应与明火热源相距 10 米以上,如
采取隔热措施,但不得小于 5 米。
6、露天使用气瓶时,要有遮阳措施,夏季使用时,要求有降温措
施,避免暴晒、雨淋、高温。
7、使用乙炔瓶时,必须要安装回火装置。
8、工作人员必须学会正确使用消防器材和扑灭火灾的基本方法 . 十
一、冬季生活营地生炉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2025年项目部消防安全管理体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