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是由【wyj1510845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物理课堂教学中的 科学探究
单击添加副标题
黄恕伯
1
讲授式教学的特点
2
讲授式教学:
教师通过语言、板书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的教学方式
3
优点:
把前人长期获得的知识在有限的时间内转化为学生的认识。—— 对知识目标比较有效。
4
缺点:
学生的学习行为单一
5
学生的自主性差
6
学生的能力发展有局限性
一、认识探究与讲授的关系
一、认识探究与讲授的关系
2. 探究式教学的特点
●探究式教学:——《标准》中的科学探究
是一种学生自主探索科学规律作为活动线索的教学方式
△花费的时间比较多。
△增强自主探索意识。
●特点:
△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对所探究知识的理解更深刻。
●局限性:
△知识容量不大。
处理好讲授和探究的关系
1
认识两种教学方式的优势
2
知识——结果
3
能力——过程
4
从全面的课程目标视角实现优势互补
5
克服传统教学过分偏重结果的倾向
——重视科学探究
6
相互渗透,每种方式都关注着全面的课程目标
7
一、认识探究与讲授的关系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思路
正确认识探究式教学的目的
01
学生的科学探究跟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探究在目的上有不同的地方,这就是学生的科学探究把提高能力作为重要目的,而不完全是探究的结果。
02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思路

●课堂时间少和探究过程多的矛盾
●学生“自主”和教师“指导”的矛盾
解决办法:侧重部分环节
探究课题的主要能力目标是哪个要素,教师要十分清楚。属于本课题能力目标的要素,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独立完成;不属于本课题的过程目标,教师可以大胆指导。让学生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师事先设计需要强化的要素上。一个课题究竟需要强化哪一个要素,应该根据探究课题的特征、学生循序渐进的要求进行合理和全面规划,看起来一节课似乎只突出了某一两个要素,而实际上不同的课题分别突出了不同的要素,学生所得到的是深入和全面的发展。
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思路
01
体现课内探究与课外探究的不同特点
02
课内与课外科学探究的不同
① 对比
课内的探究
课外的探究
能力目标
●要求在45分钟之内完成,因此对各要素不能面面俱到,只能侧重对部分要素的锻炼。
●在课外完成,时间机动而且充裕,可以进行完整的探究过程。
课题内容
●一般都是按教材的进度,探究《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科学内容项目。
●探究项目的科学主题不受《标准》和教材的约束。其内容和生活的联系比较紧密。
课题提出
●探究课题的提出,由教材的进度决定。
●探究课题的提出可以由学生自主决定。
探究能力的形成
●物理课程有大量的课内探究活动,通过不同课题侧重不同要素,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深入和全面的发展。
●整个初中或高中物理课只可能完成不多的几个大的课外探究项目,通过完整的探究过程,发展学生全面的探究能力。
② 启示:
▲功能互补
▲课内设计的思考
▲开放性课题数量的控制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思路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提出20个学生实验项目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①基本测量类:7项
二、物理教学中实施科学探究的思路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提出20个学生实验项目
●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
●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
●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②测定性实验:4项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科学探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yj15108451
  • 文件大小5.09 MB
  • 时间2025-02-1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