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总体施工组织布置及规划
第一节编制情况
一、编制说明
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和当地资源的调查,贯彻合同要求和设计意图,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整理,做到施工方案科学,组织合理,按时、优质地完成合同任务。为确保本工程在施工质量和施工管理方面能达到一流的水平,保证工期,技术人员结合项目部人员机构及机械设备等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特编制本项目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二、编制依据
1、新化县资江三桥及接线工程第S1标段合同协议书;
2、施工设计图;
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5、《湖南省高速公路精细化施工实施细则》(2009版);
6、现场测量资料以及相关标准。
三、编制原则
1、贯彻合同要求及设计意图;
2、施工方案体现科学、合理组织施工;
3、确保施工安全,工程质量优良;
4、实施规范化、标准化作业,确保工期;
5、做到精细化施工。
第二节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新化县资江三桥及接线工程于湖南省新化县境内,起于七井冲,向西穿过资江河,终于下田村S225线与娄新高速公路连接线交叉口,。其中第1标段为其中一段,起点桩号为K7+140,终点桩号K8+480,,包括大桥808m/1座,涵洞3道。
二、工程自然条件
1、工程地质、地震
资江三桥桥位处上覆土层主要以卵石土为主,阶地上分布有粉质粘土,其厚度变化较大,~,下伏地层为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岩性主要为中~厚层状灰岩,含燧石结核或团块,局部夹钙质页岩、钙质泥岩透镜体,其中灰岩岩石坚硬,岩体较完整,钙质页岩,钙质泥岩,岩质较软,岩体较破碎。
接线上覆土层主要以粉质粘土及粘土为主,局部分布有砂卵石层,下伏基层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及石炭系(C)灰岩,白垩系(K)红砂岩。
勘察区位于抗震设防烈度﹤6度区,设计地震动加速度﹤,,资江三桥按照7度设防,其他构筑物可不设防。
2、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区内不良工程地质现象主要为岩溶,特殊性岩土主要为软土。
资江三桥桥位于岩溶地质层中,48个桥勘孔有11孔揭露溶地洞隙发育,钻孔遇洞率23%,但钻孔揭露的岩溶发育大多为溶蚀裂隙,,且均为浅部发育,单孔岩溶率为3%~21%,%。
软土零星分布于沿线冲沟、低洼水田部位,大多为地下水排泄区或浸水田,部分为河浸滩和水塘淤积而成。这类软土均为粘性土,呈流~软塑状,~。
3、气象、水文
新化县地处湖南中部偏西,中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但春温多变,寒潮频繁。℃,℃。境内全年日照平均1488小时,无霜期280天。
资江三桥跨越资江,为湖南四水之一。桥位及接线范围内地下水主要类型包含上层滞水、空隙潜水、基岩裂隙水三种。
三、主要分项工程内容与数量
本标段主要分项工程内容为:桥梁工程、路基工程、涵洞及附属工程。
其主要工程数量包括:
1、路基工程:,。
2、桥梁工程:大桥808m/1座,混凝土18760m3 ,钢筋3598t, 预应力钢绞线389t。
3、防护工程:, m2。
四、工程特征分析
1、工程特点
①、资江河流水位变化大。
②、桥梁主墩桩基直径较大,,桩基、系梁位于资江水道中。
③、大跨度连续箱梁,技术含量高。
④、工程开工季节不理想,施工准备期雨水较多,河中墩桩基施工碰上洪水期。
2、工程重点(关键点)
资江大桥主桥工程是控制本标段的关键工程,主桥从基础到悬浇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的施工为本标段的重点工程,其关键点为箱梁悬浇施工。
“确保工程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是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采用有效的质保措施,做好施工管理是本标段重点。
3、工程难点
①、资江河流水位变化大,桩基及平台施工难度大。
②、桥梁主墩桩基直径较大,,桩基施工难度大。
③、主桥桩基、系梁位于资江水道中,施工难度大。
④、本标段主桥50m+2×80m+50m变截面连续箱梁,技术含量高,施工难度大。
⑤、工程开工季节不理想,施工准备期雨水较多,河中墩桩基施工碰上洪水期,施工难度大,做好技术保障和技术管理是本标段难点。
⑥、挂篮施工的安全问题,不仅技术上给予保证,而且要进行安全监控,杜绝安全事故发生。
4、工程控制点
①、工程进度与工期控制点:资江大桥施工,主桥施工是本
新化资江三桥施工组织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