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式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初步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全球有多少人?中国有多少人吗?那你知道我们自己所在的县(区)有多少人吗?下面是某
地区1985~2000年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并把相关数据制成了复式统计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
和分析。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
让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复式统计表,分别完成某地区城镇和乡村人口的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
。
教师:根据这两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够发现哪些信息?如果要在一个统计图中描述这些信息怎么办?在学习复式统计表
时是怎么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的?
另外,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想:我们在学习复式统计表时就经常把两种人物或事物成对进行对比,例如,男生和女
生、(1)班和(2)班等,使学生发现可以在一个统计图中同时表达城镇和乡村人口的数量变化情况。这样,学生在教师
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
。
(1)展示学生绘制的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点拨:这就是复式条形统计图。
(2)讨论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与联系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想法在
小组内与其他同学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在观念和知识上得到提升。
(4)独立完成例题后的第(1)~(3)题,第(4)题全班交流。
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前3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最后一个问题要发挥学生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统
计图发现:该地区近年来城镇人口逐年增加,农村人口逐年下降,人口总数逐年上升,对学生进行人口教育。还可以进一
步启发和引导学生知道:随着经济的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转为城镇人口,因而乡村人口不断减少,城镇人口不断增加;让
学生在感受到我不断提高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培养。最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统计知识和观
念上加以提升:通过对这样的统计图的描述和数据分析,发现了很多信息,了解了很多情况,复式条形统计图有着更大的
作用与意义。
三、巩固应用
“做一做”。
学生根据复式统计表,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1)、(2)、(3)题,第(4)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后通过调查收
集数据,然后通过整理,再完成统计图,交流信息。
。
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
(1)某商店七、八月份出售某一品牌各种规格的空调台数如下表。
规格1匹1。2匹1。5匹2匹
七月20台45台38台24台
八月14台35台29台12台
请你把统计图补充完整。
从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如果你是商店经理,明年进货时有何打算?
(2)实践活动。
①请你调查你们小组同学一周内爸爸妈妈每天的睡眠时间,制成统计表。
②根据复式统计表制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③你发现了什么信息?
④根据你的调查结果,写一篇数学日记。
四、小结
教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复式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时间:2009-12-07 08:26:36 来源:自制 作者:崔桂芳 点击: 1008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把简单的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培养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以及与他人讨论、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并作出合理的分析与预测
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学习:
根据阅读材料,创设情景,帮助学生回顾复式统计表的必要性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及其分析方法。
二、课上交流:把我们课前的有关内容相互交流一下
1、你选择了哪一个统计表,为什么这样选?
2、介绍统计图的各部分名称,怎样画好直条?(要准确反映数量、还要注意美观。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这是我们以前学习的单式条形统计图
单式条形统计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