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网络新闻概述
一、网络新闻发展史:
,包括翻版阶段、变革阶段和独立综合发展阶段。
。
。
二、新闻网站的类型:
,如:人民网、新华网等。
,或以公司化形式运作的新闻网站,如四川新闻网。
,或以公司化形式运作的新闻网站,如:千龙网、东方网、中青在线等。
。
三、网络新闻概念:
在互联网上用网络技术对新近发生、发现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四、网络新闻研究对象和内容
网络新闻是多种媒体形式的整合:文字、图形、图表、图像、声音、视频、动画;
网络新闻的采写、编辑与发布以网络传播理论为基础。
五、网络新闻从业人员素质:
(一)坚实的理论基础
政治理论
网络新闻传播理论
网络新闻业务知识与各种相关知识等
(二)基本技术技能
:
了解网络的基本概念;
懂得上网的基本操作;
能够熟练运用网络查找与获取信息;
能够应对上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
:
音频流媒体制作;
视频流媒体制作;
流媒体文件在网上的播放;
流媒体的竞争和应用等。
第二章网络新闻采访
一、网络新闻采访含义
二、网络新闻采访的特点
广泛性、多样性、即时性、无限性、交互性
三、网络记者的新闻素质
新闻价值、新闻敏感
四、网络与新闻线索发现
一)网络信息的传播渠道
E-mail
telet
Ftp
Gopher
WWW
BBS
ICQ、IRC
Blog 、播客、掘客……
(二)新闻线索的发现渠道
现有的网络新闻启动新的新闻线索——
从第一落点到第二、第三落点
网站作为一扇窗口展示新闻线索
受众提供新闻线索
优点:信息来源相对可靠、公关性质较强、横向比较较小
E-mail
一对一:非正式、发送者身份较明确、发布信息的目的不一定明确
一对多:邮件发送者的身份不一定确定、发布信息的目的是明确的
BBS 、BLOG等
各种专业BBS、和名人博客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缺点: 信息真假难辨
(三)网络与资料准备
(一)可以通过网络得到什么
某个组织的信息(网址、单位地址、电话、联系人、组织背景资料)
某个人的信息(电子邮件、其他联系方式、背景资料、他的文章等)
事件(本事件的其他材料、同类事件、背景资料、有关评论)
知识
数据
(二)可以利用的手段或途径
目录服务
搜索引擎
组织网站、专业网站
网上图书馆
网上数据库
网上黄页
实名系统
有用的网址
/
.c
/
(三)网络信息中的可能存在的问题
时效性
权威性
准确性
真实性
注意事项:
注意信息发布的时间
尽量到权威的网站
对同一方面内容进行比较
五、网络采访
网络采访的主要手段
电子邮件采访
聊天室或BBS采访
ICQ采访
视频会议(NetMeeting)
(一)电子邮件采访
适用对象与场合
与事件无直接关系的人(专家、学者、领导)
意见性材料(观点、意见)
一般性的情况介绍
不适用的对象与场合
与事件直接相关的人(事件当事人、目击者……)
事实性材料(事件的过程与细节……)
特点:
采访者与被采访对象通常不见面
提问与回答是不同步的
是文字的交流而非口语交流
邮件可能会被丢失
一般有明确的采访提纲,采访者思路清晰
问题:
没有现场的观察与交流,采访缺少灵活性、互动性
交流形式单一,无法准确判断被采访对象的真实反应
可能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
反馈可能不及时甚至无反馈
步骤
与采访对象进行联系
设计采访提纲
提交采访提纲
被采访对象回答问题并返回
必要时通过电话或面对面采访进行补充
采访提纲的制定
具体
专业
(二)ICQ、QQ、MSN、POPO、雅虎通、短信通等采访
兼具电子邮件和聊天室的特点
比较接近面对面采访、互动性强、适合于做深度访问
采访对象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事先约好的
采访提纲的制定
采访过程的灵活把握
注意非语言符号的使用
(三)Meeting 等进行远程视频采访
最接近自然的面对面采访
IP视频会议:
I P视频会议,是一种利用普通的PC机加上简单的视频摄像头和耳机麦克风,或者是局域网进行传输,以低廉的成本传送
网络新闻实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