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在万物复苏的春季,许多细菌、病菌也“跃跃欲试”,所以春天是许多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在易感人群中,健康防御系统还未完善的儿童当然是“重点保护对象”。其中,传染病与过敏性疾病是儿童在春季最需要重点防范的两大类疾病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大嘴巴",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伴发热,并有累及各种腺组织及各种脏器,以5~15岁儿童最多。
流行性腮腺炎传染源为病人和隐性感染者。一般认为潜伏期末至腺肿消退均有传染性,约7~10天,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空气飞沫侵入人体上呼吸道粘膜,并在局部生长繁殖,并由唾液排出。被唾液所污染的食具、玩具等在短时间内接触儿童的口腔能引起感染。
另外有些人感染后有轻型症状或无症状属隐性感染也同样具有传染性。
流行性腮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较多。
本病前驱症状一般较轻,表现为体温中度增高,头痛、肌痛等。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持续7~10天,常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时肿胀仅为单侧,或腮腺肿大同时有颌下腺肿大,甚或仅有颌下腺肿大而无腮腺肿大。腮腺肿大的特点是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扩大,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感,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肿痛在3~5天达到高峰,一周左右消退。常有腮腺管口红肿。同侧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位;喉水肿亦可发生;上胸部亦可出现水肿。腮腺肿大时体温仍高,多为中度发热,持续5~7天后消退。躯干偶见红色斑丘疹或荨麻疹。
流行性腮腺炎患儿应注意口腔清洁,多饮开水,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宜,避免咀嚼,禁食辛辣食物,保证营养。氦氖激光局部照射,能减轻局部胀痛,并可缩短肿胀时间。并发高热、头痛、呕吐者,可视病情,对症处理。
父母们如果发现家中孩子耳朵部位突然肿大,就应马上带孩子去就诊,如果确诊则应马上隔离,注意饮食和休息并及时治疗,以免出现脑炎等严重并发症。
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应当隔离至腮肿消退为止。学校如果发现有发热、腮腺肿大的学生要及时隔离治疗。
切断传播途径。对流行性腮腺炎发生的学校教室要注意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具体预防措施有:
:新鲜空气能够去除过量的湿气和稀释室内污染物。
:传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飞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过手接触分泌物和排泄物,传染给健康人,因此特别强调注意手的卫生。
:特别在气候干燥,空气中尘埃含量高,人体鼻黏膜容易受损,要多喝水,让鼻黏膜保持湿润,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还有利于体内毒素排泄,净化体内环境。
、疼痛、发热、咽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一旦发现患了腮腺炎,应立即与健康人隔离,防止传染他人,病人隔离期一般从起病到腮肿完全消退为止,约三周左右;并注意休息,调节饮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的食物,以免刺激唾液腺分泌,使腮腺的肿痛加重。
适当增加水分和维生素的摄入。注意多补充些鱼、肉、蛋、奶等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水果,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抵抗力。
6. 减少对呼
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