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专题教案
一、近几年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考查统计如下:
命题材料
题干与分值
涉及考点
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摘编自王芳 《宋代信用的特点与影响》)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筛选文中信息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归纳内容要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归纳内容要点和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
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3分)( )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含意
2
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理解文章、筛选整合信息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摘编自李学勤《〈老子〉的年代》)
1
下列关于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筛选文中信息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文本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文本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摘编自吕乃基《行进于世界3的技术》)
1
下列对于科技黑箱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文本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文本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分析
二、规律总结
,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命题有什么规律?
考查一般采用单一命题形式,以三道选择题形式出现,呈现出一种较为稳定的模式。
,新课标全国卷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题的考点有什么规律?
2016年语文科《考试说明》(新课标)对该考点的要求是: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它包括“理解(B)”“分析综合(C)”两个层级,共有6条具体的测试要求: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该考点的两个层级、六个考点在每年的试题中均有所侧重地考查。其中“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单独命题考查,其他考点往往综合考查。
三、真题(2016年全国卷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着。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从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载的可信性增强。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辩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
“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往
一般论述类文章阅读 1、2、3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