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
绪论资本运营概论
第一章、资本运营的主体与市场环境
第二章、资本运营理论的渊源
第三章、资本运营的过程
第四章、扩张型资本运营
第五章、收缩型资本运营
第六章、内变型资本运营
第七章、消亡式资本运营—破产
绪论资本运营概论
资本概念的认识
资本的来源与形态
资本运营的含义
资本运营的分类及其特征
资本
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自然属性
马克思:从自然属性研究社会属性
我国:资本=资本主义;资金=社会主义
资本不仅存在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
资本不仅有与社会经济关系相联系的社会属性,即个性;也有与社会经济运行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即共性。资本的社会属性反映资本所有权归于谁的问题。资本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资本的使用价值,既它属于生产要素之一,是构成一切企业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的使用价值就是通过资本本身的运动,使资本得到增值,取得效益的属性。
因此,对资本新的界定是带来价值增值的价值。这一概念,既可用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关系,也可用来分析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经济关系。
重新界定的资本概念,其内涵包括三点:
(1)资本是以盈利为目的,它的运行应带来价值的增值,它受市场竞争规律的支配,哪里盈利就往哪里流动
(2)资本必须按照经济运行的规律进行,即按生产、交换、分配、消费规则运营。
(3)不仅生产过程的生产劳动创造价值,带来价值的增值,而且流通过程的服务劳动也创造价值,也带来价值的增值
资本的来源
1、狭义的理解
在会计学中,企业资本的含义是指企业的资本金,即投资者投入企业的资本,是开办企业的本钱,也就是企业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注册资本。
2、较广义的理解
3、更广义的理解
2、较广义的理解
企业所有者(股东)权益,包括:资本金(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
资本公积是一种资本储备形式,是一种准资本,它主要包括:
(1)投资者实际缴付的出资额超过其资本金的差额。
(2)资本汇率折算差额。境外上市公司、香港上市公司及境内发行外资股的公司,在收到股款时,按收到股款当日的汇率折合的人民币金额,记入“银行存款”等科目,按确定的人民币股票面值和核定的股份总数的乘积计算的金额,记入“股本”科目,按其差额记入“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科目。
(3)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例如,企业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按其价值记入“固定资产”科目,按估计折旧记入“累计折旧”科目,按其差额记入“资本公积”科目。
(4)资产评估增值。例如,企业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如评估确认的固定资产净值大于该资产账面净值,其差额应记入“资本公积”科目。公司按规定可以将资本公积转增资(股)本,但资本公积中,接受捐赠的实物资产价值和资产评估增值等不能转作资本。
盈余公积: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盈余公积按其用途不同,又分为公益金和一般盈余公积两种。公益金主要用于集体福利设施,一般盈余公积可用于弥补亏损、分配股利、转增资(股)本等。
未分配利润:是指未分配净利润,有两层含义:一是这部分利润尚未分配给企业投资者;二是这部分净利润未指定用途。在未分配之前,企业可以自主运用。
3、更广义的理解
不仅包括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包括借入资本。
(1)是从企业外部取得的各种借款,包括银行借款和发行债券借款。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借款称为短期借款,借入期限在一年以上借款称为长期借款。发行债券借款期限为一年及一年以下的为短期债券,期限为一年以上的为长期债券。
(2)通过补偿贸易方式和融资租赁方式获得固定资本而形成的长期应付款。
(3)其他各种应付款。企业在生产经营中还会形成其他一些应付款。
资本的形态
1、货币资本(金)
2、实物资本
3、无形资本
4、对外投资
5、各种应收款
资产负债表的左方,企业资本的各种形态(资产)按其流动性由大到小排列,分为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各种应收款、预付账款、存货、待摊费用等)、长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固定资产(包括房屋、建筑物、机器、机械、运输工具以及在建工程等)、无形资产及其他资产(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等)。
6、知识资本
7、人力资本
资本运营的含义
西方经济学中没有这一概念, 90年代在我国出现,它是形成于中国的一个经济学新名词。
(一)、资本运营的内涵
以资本最大限度增值为目的,对资本及其运动所进行的运筹和经营活动。它有两层意思:第一,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配置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它通过资本层次上的资源流动来优化社会的资源配置结构。第二,从微观上讲,资本运营是利用市场法则,通过资本本身的技巧性运作,实现资本增值、效益增长的一种经营方式。
绪论 资本运营概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