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
三、课程教学队伍
四、课程教学条件、方法与手段
五、课程教学特色和效果
六、课程三年建设规划
七、学校的政策支持与措施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我院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汽车发动机检修”领域内的核心职业能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检修方法,同时会使用检测仪器对发动机进行故障检测、诊断和排除。 课程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以汽车维修工职业岗位分析和具体工作工程为导向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出四个学习领域,共计28个学习情景。
二、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
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以企业工作中诊断和障排汽车发动机故障的职业能力为主线,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整合教学内容,共整合为四个学习领域,每个学习领域中包括若干个学习情景。每个学习情景围绕一个客户任务展开,将工作过程、教学过程和学生自主学习和训练的过程进行有机结合。教学的组织按照“咨询、计划、决策、实施、检查和评估”六个步骤进行。通过各教学情景的实施,使学生获得汽车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原理、检修方面的系统知识,具备对汽车发动机进行检修的基本技能,同时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2、课程教学内容
学习领域
学习情景
课时
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发动机机械系统拆卸、曲柄连杆机构检修等8个学习情景
56
汽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传感器检修、点火系系统检修等8个学习情景
70
柴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修
执行器检修、燃油供给系统检修等7个学习情景
44
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修复
发动机抖动故障诊断与修复、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修复等5个学习情景
40
学习领域: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
学习领域
学习情景
课时
发动机
机械系统
检修
1、发动机机械系统识别
4
2、发动机机械系统拆卸
6
3、曲柄连杆机构检修
10
4、配气机构检修
8
5、冷却系统检修
5
6、润滑系统检修
5
7、发动机机械系统组装
8
8、发动机机械系统综合故障诊断
10
学习情景:点火系统检修
设计有:学习目标、学习内容、教学
方法和建议、工具与媒
体、学生已有基础、教师所
需执教能力等
设计的学习情景有:
1、发动机机械系统识别;2、发动机机械系统拆卸;3、曲柄连杆机构检修;4、配气机构检修5、冷却系统检修;6、润滑系统检修;7、发动机机械系统组装;8、发动机机械系统综合故障诊断;9、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识别;10、传感器检修;11、执行器检修;12、控制器检修;13、燃油供给系统检修;14、点火系系统检修;15、辅助控制系统检修;16、汽车发动机电控系统综合故障诊断;17、发动机起动不良故障诊断与修复;18、发动机加速无力故障诊断与修复;19发动机抖动故障诊断与修复;20、发动机油耗过大故障诊断与修复;21、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修复等学习情景。
三、课程教学队伍
本课程教学队伍共由7人组成,其中专职教师6人,兼职教师1人。
学历结构:大学本科学历5人, 专科2人。
年龄结构:40岁以上3人,30-40岁3人,30岁以下
1人。
学缘结构:7名教师来自于5所不同的院校。
课程组为典型的“双师型”教学队伍。主讲教师和骨干教师均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并亲自到维修现场指导学生实践。其中副教授3人,高级工程师 1人,讲师2人,技师1人。
课件 - 幻灯片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