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牵引配合护理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doc三维牵引配合护理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
论文关键词三维牵引腰间盘突出症护理
论文摘要目的:探讨三维牵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使用DYC-A型电脑液压三维正脊床行三维牵引的方法,治疗23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并全程给予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良好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优183例(%),良48例(%),进步5例(%),差2例(%),%,复发9例。结论:238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顺利完成牵引,无并发症,患者痛苦少,恢复时间短。
资料与方法
我科于2005年10月~2006年12月共收治腰间盘突出症患者238例,男163例..,女75例,年龄19~68岁,平均36岁,病程4天~8年。L4~5者126例、L5~S1者53例、L4~5和L5~S1者41例、L3~4者10例、L2~3者8例;左侧突出139例,右侧突出76例,双侧突出23例。住院时间为8~12天。
原理:患者的病变椎体间存在着三维方向的改变,即上椎体对于下椎体在冠状轴、矢状轴、纵轴三维方向上出现了位移和旋转,椎间盘受力不均,髓核对纤维环的某一部位压力增大,造成纤维环破裂,髓核从裂开处突出,压迫或刺激相应的神经根,同时累及小关节和附着在该椎骨上的肌肉、韧带、纤维环、神经、血管等,出现一系列的腰腿痛综合征。治疗此病的关键,在于纠正椎间三维方向的改变,解除其对血管、神经、肌肉、韧带等的刺激与牵拉。
方法:应用DYC-A型电脑液压三维正脊床,首先常规消毒骶尾部,利多卡因骶管麻醉,10分钟后平车推入牵引室,固定于牵引床上,电脑控制,快速牵引。
护理
牵引前护理:心理护理,要耐心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其树立治愈信心,积极配合治疗1。并进行健康宣教。
牵引配合的注意事项:牵引前训练患者床上卧位时进食、穿脱衣服、大小便等,以适应术后需要,训练家属掌握帮助患者翻身的方法,牵引前不宜过饥过饱,使牵引时呈半空腹状态,牵引前20分钟排空大小便。牵引中将胸部、臀部分别固定在牵引床上,注意瘦者的肋部、胖者的下腹部、女性的乳房等易受压部位加衬垫保护,缓慢用力加压捆绑,同时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明显局部受压疼痛、严重憋气等症状,及时给予调整。治疗过程中,要求患者全身放松,尽量保持浅快呼吸,以减少胸廓扩张,减轻胸部挤压,在患者呼气末腹压最小时行快速牵引。
牵引后绝对卧硬板床休息6小时,可做下肢的曲伸活动,6小时侯后开始协助患者行头间臀呈直线平轴翻身,保持腰椎功能位,避免腰椎侧弯。3天后可适当活动,指导正确的起床方法(腰围固定,俯卧,渐跪起,再下床),切忌久坐久立。指导正确的坐位、站立姿势。7天后指导患者腰背肌功能锻炼,增加腰背肌肌力,增强脊柱的稳定性。
牵引后的护理康复锻炼指导:后期要指导患者加强腰背肌、腹肌和肋间肌的锻炼,可增加腹腔胸内压,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增加脊柱的稳定性,防止复发。
注意事项:①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且严格卧硬板床。睡床要低,最好能使之刚坐起脚可着地,以减少椎间盘的承受压力,有利于损伤纤维的修复。②翻身时应保持躯干上下一致,防止腰椎扭曲。③腰痛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但要佩带护腰带以保护腰部,以侧身下床为宜,即先侧卧,两膝半屈,用臂力使身体离床,半屈的髋
三维牵引配合护理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