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企业信息化对比分析研究论文.doc中美企业信息化对比分析研究论文
.freelerce电子商务)阶段。EC是Inter最终的主要商业用途,是一个划时代的产物。若干年后的商业信息,主要就是通过Inter传递的,Inter即将成为商业信息社会的神经系统。
举一个企业信息化的例子:美国的思科公司是互联网设备和应用方案提供商,是一个非常地道的“传统企业”。但是,思科却把管理和运营成功地迁移到了互联网上。思科公司为其全部产品(路由器、交换机和其他网络互联设备)建立了虚拟的定货系统,这样只需要很少的现货产品。该公司建立虚拟定货系统之前,定购一个产品的过程十分复杂。通常,客户公司的一位工程师首先要了解客户需要的产品类型和配置,然后,这位工程师再把这些信息传送到其公司的采购部门,采购部门再通过电话、传真把定单传给CISCO公司。CISCO公司的客户服务管理员再把定单输入到CISCO公司的系统中。定单一旦通过系统认可,生产计划就会在24小时之内排定。目前,思科在全球范围内80%的订单通过网络来处理。如果通过传统的方式来下订单,出现错误就会拿回来,然后再重新发货。不仅自己和合作伙伴的成本上升,同时用户的满意程度还会下降。而通过互联网下订单,在提交时就会得到自动检查,保证了每一张订单都是正确的。合作伙伴和用户还可以在网络上跟踪订单的处理过程,这样,双方的成本都得到了控制,也提高了客户满意度。
思科是电子商务的倡导者和成功的实践者,并从电子商务的应用中获益匪浅。通过成功应用电子商务,思科每年节省8亿美元的经营成本,使客户的满意度大幅上升。正是因为成功地应用了电子商务,思科获得了很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在企业信息化的革命中,美国无疑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面。美国政府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政府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发展,在企业信息化的支持系统方面,美国是最早制定信息政策的国家。这可以集中体现在美国政府为促进“信息高速公路”而制定的政策:鼓励私人企业增加投资;促进并保护私人企业间的竞争;公众都有机会获得信息高速公路的服务,包括合理的价格;避免在信息拥有方面出现“贫富不均”现象;维护技术设计上的灵活。
美国的专家和学者们也在不断致力于信息技术和理论的开发及钻研,将信息作为经济活动的要素和经济运行的机制加以研究。他们还将大学企业化、企业大学化,通过积极的教育发展体制为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我国企业信息的发展与现状
目前发达国家已基本进入全面电子商务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就开始进行企业信息化改造,90年代出现了一些财务软件等,当时信息化还没有获得广泛的认知。但是,我却仍然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企业无论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应用水平,还是电子商务的认知度、参与程度等方面都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在我国,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拥有电脑、打印机等基础的设备,但是其使用仍然停留在文字处理、电子报表和财务管理等基本信息和数据的处理上;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也大多是停留在网上查询、信息发布阶段。我低下,因此现在也谈不上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企业流程,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了。在国内,目前几乎没有能够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很多。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技术仍然比较落后
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晚、起点低,信息技术的发展
中美企业信息化对比分析研究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