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编制依据、范围及编制原则
1 编制依据
(西线)高速公路海南至碧江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A册、B册、C册。
(西线)高速公路海南至碧江段参考资料。
、施工规范和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
、设备实力、管理水平、施工能力。
2 编制范围
广珠西线高速公路广州海南至顺德碧江段三合同段内施工的所有桥梁、路基、软基处理及路基排水防护等工程项目。
第二章工程概况与特点
广州至珠海(西线)高速公路海南至碧江段路线北起广州市南外环海南村,跨珠江,经三山、陈村,在碧江跨105国道后利用碧桂一级公路至容边村,经小榄东至中山市沙朗接105国道及石岐过境线,是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合同段起点里程为K1+840,讫点里程为K4+785,。
、水文、地质、地形情况
本项目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季风的影响,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夏季湿热,多台风暴雨;冬季干燥,有冷空气侵袭。多年平均降雨量1700~1800mm,雨季为4~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雨量的80%左右。相对湿度达80%。
多年平均气温21~22℃,多年平均最高气温26℃,多年平均最低气温18℃,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
本地区每年9月至次年3月多为西北风,4至8月多为东南风,,
最大风速33~38m/s,根据多年统计资料,平均每年有1、2次台风侵袭本地区,最多5次。
本地区有霜日1~3天,无冰冻,无降雪,年日照时数为1900小时左右,日照百分率43%。
本标段跨越主要河流为橹尾撬水道。
本地区河流受潮汐影响较大,,区桥梁设计净空大多受通航水位的控制,施工中必须考虑对通航的影响。
地下水埋置较浅,-,地下水水量较丰富,
路线大部分位于平原,地势平坦开阔,海拔高度一般在1~5m,本标段起点为为风化残丘地貌。平原内河流纵横,水网交错,河流水网间广泛分布着鱼塘、稻田和花圃、果林、菜园等经济作物。
沿线路段内的岩土层组成,自上而下按成因分为两大类,上部为第四系海陆交互相沉积层,下部为白垩系基岩。
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相沉积层:浅灰色,松散~中密状中细砂和深灰色软~流塑状淤泥、淤泥质土层及亚粘土层,厚度为4~27m不等,局部有河流冲积层分布,顶部一般有薄层人工填筑土层和种植土层。大部分下卧层为软土、可液化土组成,多粘性土透镜体,工程地质条件较差。
白垩系基岩:紫红色、棕红色为主,其次有青灰色,薄~中厚层状粉砂岩为主,其次为粗砂岩,铁、泥质胶结,含星点状、网脉状白色硬石膏。一般隐伏在第四系三角洲海陆交互沉积层之下,基岩风化不均匀性明显,岩层软硬相间。
:本地区地震烈度为7度,本标段按8度设防。
3主要技术标准
:主线100km/h,互通立交匝道40km/h。
:4%,
:
:汽车-超20级,挂车-120级
:特大桥1/300,路基、大中小桥涵1/100。
:一般值700m,极限值400m;
。
:一般不大于2000m,
:160m
:250m
:85m
:同向曲线600m,反向曲线200m,
:一般最小值,凸型10000m,凹型4500m
视觉要求最小值,凸型16000m,凹型10000m
4工程规模
本合同段起点里程为K1+840,讫点里程为K4+785,。
序号
工程项目
名称
单位
数量
1
软基处理
砂垫层
m3
9061
袋装砂井
m
100425
土工布
m2
15249
土工格栅
m2
39076
2
路基土石方
路基填土
m3
98412
路基土方开挖
m3
108183
路基石方开挖
m3
8996
3
橹尾橇高架桥
桩基
m
14445
承台C25砼
m3
承台C30砼
系梁C30砼
m3
墩台C30砼
m3
盖梁C30砼
m3
桥
广珠高速施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