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海西州经济和发展改革委王宝柱)
9月21日至30日,我有幸在浦东干部行政学院参加了为期十天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学的提高,在此感谢上级安排的此次学习活动,感谢每一位授课老师精彩的授课。可以说,这次培训模式新颖、效果良好,整个课程体系设计科学合理,既关注当地政府职能转变和经济社会转型的理论前沿,又有丰富的案例分析和实地考查。通过培训学习,使自己的理论基础,道德水准,业务修养等方面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大。参加本期培训本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体会和收获:
拓宽了视野,开阔了眼界。
这次培训涵盖了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涉猎的主要领域,从城市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招商引资等到实地考察,发现昆山的经济发展方式独特,政策措施灵活,产业布局合理,人民生活富足。
二、增长了知识,提升了能力
一是学习了很多产业布局方面的知识。昆山市的产业布局以乡镇为单位发展特色产业,在周庄镇开展旅游业,保留原有的江南水乡,为了旅游业健康发展,不允许发展其他产业。花桥镇大力发展物流、服务业。其产业发展具有专业性和特色性。
二是学习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的知识。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政策科学、方法有效、人民富足。就像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昆山后说:“都像昆山,小康社会就实现了。”昆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世界眼光谋求长远发展,成为中国县域经济的“带头大哥”。2003年开始,昆山市打破城乡界限,把昆山927平方公里市域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坚持“福规划、穷开发”,做到“三个定下来”,即把农业保护区面积布局定下来,实施人人有技能、个个有工作、家家有物业的“三有工程”,稳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完善低保、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拆迁补偿,征地补偿“五道保障”,率先构筑了农村全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工业向园区,人口向城镇,住宅想社区“三个集中,促进镇村建设呈现新的格局。”从制度创新和政策设计入手,努力实现城乡发展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资源配置、公共服务、就业社保、生态建设、社会管理等八个一体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城市生活要素向农村辐射,使改革发展成果普惠于民。
三是学习了优化服务方面的知识。昆山经验实践证明了服务就是竞争力。服务的是主体是人,服务的对象是人,要优化服务,就要以人为本,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不断培养服务者的服务水平和能力。切实贴近服务对象的需求,主动服务,提前筑巢,营造良好的创业、干业服务环境。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
”生命线’来抓,要最大限度地简化程序、提高效率、方便群众,着力打造“有限政府”、“透明政府”、“便民政府”。
三、提高了认识,完善了自身
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成长,这是我这培训的重要心得体会之一,通过学习,不仅逐步地提高和完善了自己,而且,通过学习,还促进了反思。
一是要注重提高理论修养,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地感受到自己的经济发展理论水
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