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硝酸硫酸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氨气的物理性质;
2 、掌握氨气的化学性质;
3 、了解氨气的用途。
氨
哈伯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
天使与魔鬼的化身
天使?
N2+3H2 2NH3
高温高压
催化剂
氮的固定:由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
氨的合成成功地解决了地球上因粮食不足而导致的饥饿和死亡问题,使15亿人免受饥饿。
氨的合成一定能促进粮食的生产。
一、NH3的物理性质
自学梳理:阅读教材97页,请同学们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等方面对氨的物理性质进行归纳。
氨
知识
1
1、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2、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氨气.
3、氨很容易液化, 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因此液氨常作制冷剂。
2010年8月4日
北海市一冷冻厂发生液氨泄漏
2010年8月3日下午17时,北海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液氨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厂区内寒气逼人。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1、在此次报道的事故中体现了氨气的哪些物理性质?
2、如果你被困在污染区,怎样做才能不吸入氨气?
活动一:[学以致用]
活动二: [实验探究]氨气的喷泉实验
现象一:烧瓶中形成喷泉
现象二:瓶内液体呈红色
解释:氨气溶于水形成压强差
解释:溶液呈碱性
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
实验现象,分析原因,小组汇报
结论:a、氨气极易溶于水;
b、氨气与水反应呈碱性
[小组讨论]
问题1、某学生做喷泉实验失败了,分析实验失败的可能原因,
问题2、还有哪些气体也能形成喷泉实验呢?
原因:装置漏气;氨气未充满;烧瓶不干燥
例1、(2013年广东会考)下列组合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 )
A、HCl和H2O B、CO和H2O
C、NH3和H2O D、CO2和NaOH溶液
B
(1)易溶于水的气体: NH3 、 HCl 、 NO2等
(2)与NaOH溶液反应: CO2 、 SO2等
第六章 网络金融服务营销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