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昌吉学院学报 2004 年第 2 期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1
李莉
(昌吉学院学生处新疆昌吉 831100)
摘要:随着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步显露出来,其原因有观念上的、制度上的,有学生
自身内部因素的影响,也有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的问题。文章主要从学校的工作和学生自身方面出发,提出
几点对策措施。如提高教学质量,树立品牌意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增强服务意识,拓宽就业渠道;更新择业
观念,找准定位; 勇于竞争,克服择业心理障碍等。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913 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 6469(2004) 02 - 0083 - 03
近几年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猛增,大学生就业形势日加剧,使得就业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学生 2、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存在着矛盾。
们在走出双选会的普遍感觉是“找工作难,找理想的工作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要在许多方面不相
更难”。是中国的大学生太多了吗,是用人单位人才饱和匹配,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的围绕市场
了吗? 根据国家有关资料统计: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来进行有效的调适,没有找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
刚达 15 % ,而世界的平均水平为 17. 8 % ,发达国家为 61. 的结合点,导致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的偏离,专业设置和
1 % ,目前,我国 2000 年从业人口中,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培养基本上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模式统一运行,不能及
的仅占 5 % ,而 1998 年 OECD(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国家为时、灵活的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不少高校不
26 %。[1 ] 因此,从总体上讲,我国大学毕业生不是多了而是考虑市场需求,不考虑学科、专业结构的调整,只考虑本校
不足. 那么问题又出在什么地方?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如何已有的学科、专业基础盲目扩招;许多学校盲目追逐热门
才能得到解决呢? 专业,致使专业趋同现象严重,热门专业热到产出与需求
一、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不成比例,大量学校还没有把招生和就业统筹起来考虑。
外部因素的影响: 3、大学生就业指导没有形成完整体系。
1、社会对劳动力需求速度减缓与社会劳动力增速过目前许多高校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就业指导的形
快之间的矛盾。式、内容还不够多样和规范,就业指导仅限于在毕业之前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机关的突击教育,多侧重于政策教育、就业技巧教育。服务机
减员增效的改革,传统大学生就业主渠道吸附能力大幅下构不到位、人员缺乏、就业渠道不够通畅、信息匮乏、工作
降,1980 - 2000 这三个十年,中国 GDP 年均增长率成上升模式滞后等问题广泛存在。
趋势,而就业增长率分别为 3. 0 % ,1. 2 % ,0. 9 % ,[2 ] 呈不断 4、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人才高消费。
下降趋势,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不断相对下降,与此同近年来,人才市场出现一种误区,用人单位盲目提高
时,社会所需就业的劳动力却迅速增加,仅高校毕业生这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一些工作明
一项,就呈迅猛发展之势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