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标准与GB/T 1346—200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每只试模应配备一个大于试模、厚度≥”改为“每个试模应配备一个边长或直径约100mm、厚度4mm~5mm平板玻璃底板或金属底板”(,);
---将量筒或滴定管的精度由“,精度1%”改为“精度±”(,);
---将“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改为“拌和结束后,立即取适量水泥净浆一次性将其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浆体超过试模端,用宽约25mm直边刀轻轻拍打超出试模部分的浆体5次以排除浆体中的孔隙,然后在试模上表面约1/3处,略倾斜于试模分别身外轻轻锯掉多余净浆,再从试模边沿轻抺顶部一次,使净浆表面光滑。在锯掉多余净浆和抺平的操作过程中,注意不要压实净浆”(,);
---将“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即重复测一次,当再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改为“到达初凝时应立即重复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长能确定到达初凝状态,到达终凝时,需要在试体另外两个不同点测试,结论相同时才能确定到达终凝状态。”(,);
---将“每个雷氏夹需配备质量约75g~85g的玻璃板两块”改为“每个雷氏夹需配两个边长或直径约80mm、厚度4mm~5mm的玻璃板”(,);
---将“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抺平”改为“另一只手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在浆体表面轻轻插捣3次”(,)
---将“拌和结束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小刀插捣数次,轻轻振动数次”改为“拌和结束后,立马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锥模中,用宽约25mm的直边刀在浆体表面轻轻插捣5次,再轻振5次”(,);
---将“用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28mm±2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改为“调整水量方法测定时,以试锥下沉深度30mm±1mm时的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
本次对原规程共修订43项,增补13项,删除2项。主要修订内容有:
修改完善了部分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方法与步骤
公路标准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