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与“回归”
摘要:以电视节目“2011年快乐女声冠军赛”为研究对象,从“告别的仪式”和“回归的表态”两个命题展开论述,以其优点、创新点为切入,结合这期节目的文本语言、现场状况、前期准备和后期制作的情况,以及往期节目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分析。从而得出“这是一期还算成功的阶段性收官之作”这一具有肯定性倾向的结论,并对行业今后的健康发展和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表示关切。
关键词:快乐女声;告别;回归
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672-8122(2011)12-0151-03
2011年9月16日晚,持续了两个月(7月15日~9月16日)的“2011年快乐女声全国总决赛”[1]终于在喧嚣中落下了帷幕。从2004年到2011年,“想唱就唱”这句话陪伴着电视观众走过了八年的岁月,除去2008年停办的特殊情况,严格地说,这是它的第七个年头。2011年9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的一纸“停办”通告使湖南卫视的“快乐”系列选秀节目陷入了进退维谷的境地。这场冠军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场告别的仪式――告别2011年的火热比赛,告别八年的喧嚣秀场。
当年“超级女声”的观众成长为今日“快乐女声”的选手,当年的逐梦人,今日的秀场新星。选手们的成长过程与节目的发展历程合二为一,赛场内外两条脉络共同演进,这场冠军赛本身承载的情感因素甚至超过了竞技本身,追逐的热度渐渐降温,转而向自身的回归做出表态
――回归最初梦想的主题,回归最初节目的价值定位。
一、赛事概况
本次“2011快乐女声”赛程分为三个部分:全国海选、连城对决、全国总决选。7月15日起,湖南卫视每周五晚十点现场直播全国总决赛,本期的冠军赛是第十场。
这期节目从晚上七点半开始直播,共持续两个小时左右。节目以一个名为“总决赛之夜――回顾8年梦想之旅”的短片做引子,随后直播正式开始。冠军赛一共分为两轮:第一轮叫“冠军候选争夺战”――共有两个回合(分别为独唱和帮唱),每个回合选手依次演唱,由专业评审依次打分,两回合分数较高的两位选手洪辰、段林希进入冠军争夺战,较低者刘忻成为季军。第二轮叫“冠军争夺战”――分为合唱和轮唱两部分――两位冠军候选人分别和百人合唱团合唱以及两人轮唱“最后一首歌”。
最终经过三方评审(即十位专业评审、十位微博评审以及千人大众评审)的投票,冠军段林希,亚军洪辰诞生。
二、“告别的仪式”
“2011年度快乐女声冠军赛”这一名称其实并不能完全概括本期节目包含的深意,与其称之为“比赛”倒不如将其视作是一场蕴含某种特殊含义的仪式;而节目中反复出现的“告别”元素,又让我们觉得“告别”一词是定义这场“仪式”的不二之选。
(一)“告别”之内涵
节目中不乏“告别”的元素,笔者在此进行梳理:
从最开始的短片到“最后一首歌”环节的比赛,节目文本多次使用了诸如“告别”、“离别”“骊歌”、“再见”、“感恩”这样的词语及相关表达。对于短片而言,其制作的初衷是梳理、回顾、总结之前的赛事概况,和节目的八年发展历程。这一环节的设定本身就蕴含着一种“告别”的意味。而“告别”的场景在节目中也不断上演,比如:节目开始之前就已经酝酿起别离的情绪,在节目中无论是主持人还是评委、选手不断用“告别”相关表达进行语言和情感表述,并占了很大的篇幅。季军的产生同时意味着
“告别”与“回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