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寒盗心
记得呀呀学语时,母亲就开始以各种方式告之不能随意拿别人东西。到了初省人事,便也进而分得清拿与偷的鲜明界线,并以偷为耻,为辱。没想到已经知书识理后,却曾居然当过一回小偷,至今想起也令人汗颜。
那是在水冷草枯,夜寒深深的一九六一年冬日发生的一件憾事。当时正值水深火热的三年困难时期,像我们这样比较幸运有机会读书的人正在念初中二年级,学校的课程虽不如当今的学生们那样满负荷不堪其重,但生活上的困境,却使学生们苦不堪言,难于忍受。
由于大跃进大办工业大炼钢铁,青壮年人都去日夜奋战,砍树挖矿筑土炉炼钢铁,加之自然灾害作祟,农村粮食大幅度减产,到六一年时已近颗粒无收,大量的农田荒芜,千家万户罐内空空。人民公社的公共食堂也无以为继,纷纷关门熄火,农夫们只好自求生路,采草根、剁树皮、挖仙米(一种白色的泥土)拌和着填进空空如洗的肚皮,不少人因此而患上水肿病,以致于丢失了生命。求生的本能使他们无视当时不准私人种庄稼的规定,凭着还有一息尚存,用自己微弱的力气挖点小块的荒土种上一些蔬菜,用以充饥以求度过难熬的冬日。
学生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都寄托在他们身上,因此特别给予了优待:一日三餐每人幸有指头差不多大的两三个红苕,但这对于正处在青春生长发育期的年青人完全是杯水车薪,吃了也等于没吃,终日饥饿难耐。一天,有一位不仁君子未等众人前去,居然将盆里属于八个人的红苕一扫而光,真不知是他肚子太大还是红苕太少,气愤之余,学生们泼了他一身冷水解解恨,无奈之下,而后,还得再与饥饿作无奈的抗争。
艰难的一周学习终于结束了,吃过晚饭,冒着刺骨的寒风,披着朦胧的夜色,我步履蹒跚地走在山间小路上,准备回家看看父母。走到离家不远的地方,月光下我惊奇地发现,在杂草丛中有一小块地上长了一些鲜嫩的牛皮菜,这种菜在过去是用作饲料喂猪的,而今却成了农民的救命之星。不知缘由,也许是饥饿地驱使,我下意识地想,何不摘一点回家解解饥寒。但转念一想,不知主人,未经同意,拿人家的东西,这不是孩提时代就知道的叫偷吗?此等事君子不可为!人言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晚饭时,下肚的两三个红苕早已不知去向,肚内空空,寒风冽冽,虽是年少之躯也已不堪忍耐,屹立风寒中,人性本能的欲望最终战胜了理智,战胜了道义,我再也顾不了母亲的教诲,径自走进菜地里,摘下五六斤牛皮菜抱在怀里,匆匆赶回家。
敲开家门,母亲见我狼狈鬼崇地抱着一抱牛皮菜,忙问我哪来的。我如实地告诉母亲,母亲犹豫了片刻,什么也没说,缓缓伸手接
饥寒盗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