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购物中心考察集景
行程概况: 本次考察历时20天,走访逾13个购物中心
考察时间: 2010年4月01日~20日
深、港购物中心的特点与启示
一、深圳购物中心的特点
1、海岸城
【定位】:中档的综合性购物中心
【特点】:
●“双首层”的概念和设计模式是海岸城别于其它项目的创举。二层广场设计结合高架人行天桥打造步行街,使二层也具备“首层”的功能,提升二层的商业价值。
●“双首层”设计是把双刃剑,它弱化了一楼的形象与价值,美食步行街之所以设在首层或与此不无关系。
●利用二层广场的观景功能设计退台式餐饮,与“双首层”概念具有一定的结合点。
●空间设计上借鉴香港又一城的许多做法,现代感较强。看看这中庭、这洗手间的导引牌,简直如出一辙。不过细微处仍不乏变化创新,消防通道口将视频广告设施巧妙融入。
镜钢与玻璃表现令人目眩的现代感消防通道口也不枯燥乏味
VS
海岸城洗手间入口又一城洗手间入口
2、万象城
【定位】:高档的综合性购物中心
【特点】:
●中规中矩带折线型变化的动线设计结合错落配套的电扶梯,创造购物中心丰富的视觉空间和愉快的购物体验。
中规中矩却也蕴含变化的动线电梯在垂直方向上错落配置
●大范围的自然采光,从天棚到外立面,玻璃幕墙的大量运用创造富有自然表现力的商业空间,同时非常节省能源。
●主力店与购物中心主场在动线安排上既非常合理的衔接又保持相对独立性,主动线安排因此顺畅而且不产生死角。主力店与次主力店在与主动线交汇处附近均安排有中庭回转空间,促进两者动线衔接。
主力店RÉEL时尚百货位于中庭次主力店优雅绅士馆前面也有回转小中庭
● B1结合地铁,业态规划上倾向美食、超市、个人护理用品与精品配饰,符合楼层客流需求特征。当年万象城以7000万从地王大厦手中购得地铁连接通道的产权,前瞻性的投资如今已获高额回报。
●购物中心与写字楼间的连廊有如空中花园,令人惬意。
●下沉式广场拓宽了B1层的空间感,不仅融入园林设计,还成为举办活动的好场所。
●公共通道上结合不同形式的业态配套,既充分利用场地空间,又不失美感。
二、香港购物中心的特点
(一)、经典项目
1、又一城
【定位】:中高档的综合性购物中心
【特点】:
●多中庭设置原则,消弭距离感,避免长跨度空间易带来的压抑感。弧线形的动线设计和层层缩进的中庭设计,易于引导消费者层间流动。
层层缩进的中庭
弧线形的动线
●强调自然采光,凸显空间层次,室外景致亦融为商场背景。
玻璃幕墙采光成为咖啡厅一景天棚自然采光备感舒畅
2、太古广场
【定位】:高档时尚购物中心
【特点】:
●别具一格的档次规划,不循常规的首层最高端定位法则,而是结合地形与对应主要客层的特点,适当地变更楼层业态和档次差异化组合。三层与写字楼和停车场结合,接近高端客群,故定位于高端品牌;而底层与地铁相连,普通客群较多,故定位于餐饮业态,由底层至三层,档次逐级提升,潮流向时尚渐变,体现对不同地段不同客层不同需求的精准把握。
太古广场三层LV店太古广场三层LOEWE店
太古广场一层ZARA店太古广场底层咖啡厅
●细节设计体现服务匠心,洗手间设计充满人文关怀。
无门设计、温水洗手、纸巾盒巧妙隐藏在镜子下……一切都那么温馨便利
●公共交通节点与内场动线既衔接又避免干扰有效人流。
与公交、写字楼区域衔接处专门辟出走道,引入人流又不产生干扰
3、APM
【定位】:面向年轻人的中档潮流购物中心
【特点】:
●次主力店与购物中心的主动线完美融合,营造消费流线的自然顺畅。次动线“盲肠尾”处与扶梯结合,避免“肠梗阻”,改善了场内交通。
几个次主力店均占据半层空间,入口处自然衔接商场与店内的动线
●中庭成为组织事件营销的阵地。
●公共区域设计结合服务功能也顾及环境的美感要求。
●美食广场仿古装饰与天棚自然采光结合营造出美食街的效果。
●写字楼接待大堂与购物中心四层衔接,不乏品味。
●吊顶造型结合定位特点富于变化。
4、置地广场
【定位】:奢侈品购物中心
【特点】:
●环境高档、优雅静谧,营造选购精品的私密空间,规避无效人流。
5、圆方
【定位】:高档购物中心
【特点】:
●香港首个横向式的大型购物中心,以“金、木、水、火、土”五行元素命名和划分主题区。主题区域并不基于业态划分,主要因应公共区域建筑设计概念分区。
五组颜色区域分别代表“金、木、水、火、土”五个主题区
商业地产深圳香港购物中心考察集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