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 金融学
第11章货币供求与均衡
学习目标
1. 理解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的区别、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货币供给和货币供给量的区别
2. 熟悉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货币供给的模型、货币供求失衡的原因
3. 掌握现金交易说、现金余额说的内容,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理论发展以及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
货币需求
货币供给
货币供求均衡
第一节货币需求
一、货币需求及其分类
1、货币需求和货币需求量
货币需求是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各经济主体为满足正常生产、经营和各种经济活动而应该保留或占有一定货币的动机和行为。
货币需求是一种有效需求,即既有需求的愿望,又有获得或者持有货币的能力。
货币需求量是指社会微观主体(包括个人、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在其财富中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保有的那部分数量。
货币需求
2、货币需求的分类
根据研究货币需求问题的视角不同,可以把货币需求分为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
根据研究货币需求问题时是否剔除物价变动因素,可以把货币需求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
二、决定和影响货币需求的因素
1、收入状况
收入状况决定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收入水平。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二是取得收入的时间间隔。与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
2、商品价格水平
人们持有货币是为了购买商品。因此,人们需要的货币实际是需要货币的购买力,或货币能买到的商品数量。和货币需求呈同方向变动。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
3、利率水平
由于利率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人们持币机会成本的大小,利率越高,持币成本越大,人们就不愿持有货币而愿意持有其他形式的财富以保值、增值并获得高额利息收益,因而货币需求会减少。与货币需求呈反方向变动。
4、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一定时期内货币转手的次数。与货币总需求呈反方向变动关系。
5、信用的发达程度
一国信用的发达程度与货币的需求成负相关关系。
6、其他因素
公众的消费倾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变化、财政收支引起的政府货币需求的变化、人口数量、人口密集程度、产业结构、城乡关系及经济结构、社会分工、交通运输状况、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和服务质量的优劣、国家的政治形势对货币需求的影响,甚至民族特性、生活习惯等也是决定和影响一国货币需求的客观因素。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
三、西方货币需求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把货币需求理论划分为古典货币需求理论和现代货币需求理论,20世纪30年代以来关于货币需求的动机、影响因素和数量决定的理论被称为现代货币需求理论。
第11章 货币需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