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刚满60岁,60岁在当今这个百岁老人已不鲜见的社会也许还很年轻,但在我的心里,却时刻紧绷着一根弦,我怕母亲会在某一天突然离我而去。
母亲是一个农民,却崇尚知识,热爱文化,她常给我讲她小时因为家贫姊妹多,没上过几天学,以致现在想学什么都很困难。也许是对知识的渴求、对文化人的向往,母亲嫁给了当时在乡村教书的父亲,耳濡目染,她也就成了半个文化人了。
后来便有了我和弟弟,父亲也从乡村调到几十里外的城里教书,每个星期才能回一趟家。于是,家里的里里外外都落在了母亲瘦弱的肩膀上。那时母亲既要种好家里的几亩田地,又要时时操心我和弟弟的吃饭穿衣,还要牵挂远方的父亲,经常是顾了这头顾不上那头。母亲总是疲惫不堪地从地里回来,又赶忙给我们生火做饭,怕误了我们上学。也许是切身体验了农活的劳累与艰辛,母亲常常教育我和弟弟,让我们好好读书,长大后跳出农门。
我经常会想起母亲陪我们读书的情景,忘不了她坐在炕沿上纳鞋底,做活计,我和弟弟趴在炕沿下的小方桌写作业,一盏昏暗的煤油灯放在我们面前,微弱的光摇曳着,照着母亲和我,也照着我们全家的希望;忘不了上学住校以后,我每次回家,母亲都变着花样做些好吃的,离家时又把她精心留给我们的好吃的给我带上,拿到学校就被室友们一抢而光;更忘不了那年高考,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金榜题名。高考结束后,在一家人急切的期盼中,等来了成绩公布的那一天。我兴奋地骑着自行车去离家六十里外的市教育局看成绩,然而却名落孙山!天黑了,我沮丧又疲惫不堪地骑着自行车,回到家已经是深夜了,在村口我就看到一个人站在月光中,她是母亲,静静地,宛如一尊雕像,我泪如泉涌....
我和弟弟相继考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后,我在家乡教书,在城里买了房;弟弟去了遥远的新疆参加工作。而母亲也渐渐老了,她常自言自语道:唉,老了,想起那些年,怎么就那么大的气力,干活就从不知道累!前几年,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退休回家了,我便劝母亲不要再种地了,让他们和我去城里。可他们死活不肯,母亲说,种地种惯了,不种反而心里慌得难受,并说城里东西那么贵,自己种粮种菜吃着舒心。如今科学发达了,种地省力了,母亲的心情也舒畅了,终于可以享受生活了,谁知,一场大病却几乎夺去了母亲的生命。
在去年初夏的一个晚上,家里突然打来电话,说是母亲已经昏迷不醒,我一下子呆住了。
母亲因小时候根本无暇又无缘文艺!近一两年她才重新拣拾起小时的这个喜好,参加了乡村自乐班,跳跳舞,唱唱戏,倒是自得其乐。我有时还想,母亲怎么越活越年轻了....母亲是在唱戏时发病的,当我赶到时,人已被送往镇卫生院,我看着眼前的母亲,她哪里是平日里的母亲,她已经口不能言,手不能动,头低垂着,腿脚僵直。赶紧做了CT,是脑溢血。幸亏送得及时,且出血量又不大,要不然我也许和母亲就生死两重天了。因镇卫生院条件有限,急忙叫救护车又送母亲到市里的中心医院,将母亲从车上抬下来,放到担架车上,心急如焚却又小心翼翼地推往医院六楼的心脑血管科,每转过一个楼层的拐角,我的心就纠结一次。等到一切就绪,已是凌晨两点多了。我和妻儿围在母亲的身边,看着吊瓶里的液体一滴一滴流入母亲的体内,我的泪水已模糊了双眼。母亲沉沉地睡去了,而我却陪在她的床头,不敢眨眼,生怕我稍一疏忽便会失去母亲。我仔仔细细地看着母亲,长大后,从来没有这么近距离地看母亲。母亲真老了,可您还不到六十岁啊
母爱不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