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利率的决定
第三节利率的作用
第四节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
第三章利息与利息率
教学重点:①利率的分类与利息的计量方
法;
②利率的决定与影响因素;
③利率的作用;
④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概述
一、利息的含义与本质
在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中,资金盈余方暂时放弃资
金的使用权将其多余资金存入银行,由银行通过信
用中介将聚集的资金贷给资金需求方。在这一过程
中,资金最终使用者(贷款人)偿还给银行超过其
本金的一定补偿,这种补偿就是贷款利息。
银行支付给资金最终所有者(存款人)超过其存款
本金的一定补偿,这就是存款利息。
利息的本质:
西方经济学派的利息理论。
马克思继承英国古典经济学家的思路,论证利息是利润的一部分。
二、利率的含义与种类 (一)含义 是指借贷期内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资金额的比率。
一般用年利率X%、月利率Y‰、日利率Z‰0来表示。
中国的“厘”:
年率1厘,1%;月率1厘,1 ‰;日拆1厘,‰。
(二)种类
①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
的风险。
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率;
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
公式:R=r-P
②固定利率与浮动利率
③市场利率与官定利率
④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
⑤一般利率与优惠利率
⑥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
★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2. 在市场经济中,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由于——
利率= 机会成本补偿水平+ 风险溢价水平
所以,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利率。
3.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利率;市场经济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4. 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也称基准利率。其中,如中国人民银行直取基准利率字眼,并必须执行;有的不用基准利率字眼,其意义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成。
三、利息的计量方法
(一)单利
是对已过计息日而不提取的利息不计利息。其本利和是:
I=
(二)复利
是将上期利息并入本金并一并计算利息的一种方法。其本利和是:
S=p(1+r)n I=S-P
1.4地球的结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