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时间的测》知识点
丰南区黑沿子镇毕家小学王利江
1、“时间”有时是指(某一时刻),有时则表示一个(时间间隔)(即时长)。
2、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长短)会慢慢地发生变化。(“日晷”)与(“圭表”)是根据(日影长度)制成的计时器。
3、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4、(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
5、同一个单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根据单摆的(等时性),人们制成了(摆钟),使时间的计量误差更小。
6、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绳的长度)有关。同一个摆,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
7、摆的摆动快慢与(摆长)有关。与(摆动幅度)无关,与(摆的轻重)无关。
8、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慢,(摆长越短),摆动越(快)。
9、注意摆绳的长度不等于摆的长度,(摆长)是指支架到(摆锤重心)的距离。
10、(机械摆钟)是(摆锤)与(齿轮操纵器)联合工作的。
11、一分钟正好摆动30次的摆长大约是(109厘米);一分钟正好摆动60次的摆长大约是(23厘米);
12、日晷又称(日规),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量时间的一种计时仪器。
13、水钟在我国古代又叫(刻漏),是根据(滴水的等时性)原理来计时的工具。滴水计时有两种方法,即(泄水型)和(受水型)。
14、1656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完成了伽利略的遗愿,造出了一座带摆的时钟。
15、设计一个计时器或水钟:给计时器取个名称、写出所需材料和制作过程;画出草图。写出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以及改进方法。
计时器名称(可自己另起名):滴水水钟
材料:透明大料瓶2个、剪子、钉子1个、纸条、彩色笔1支、水、秒表。
制作过程:(1)先将两空饮料瓶分别从上口和底儿的一侧剪开,然后在瓶盖上打一个小孔。(2)将2个瓶子组装起来,装入水,用秒表计时。(3)在饮料瓶壁上标出水流出1、2、3、……10分钟的刻度。
影响水钟准确的因素有:盛水容器的形状、滴水的速度。
改进措施:(1)尽量用外壁比较平滑的饮料瓶。(2)在水钟的出水孔处安装滴液控制器。
16、: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有关系吗?
我的猜想: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所需器材:铁螺丝帽3个、细绳1条、铁架台及支架1套、秒表1块。
需要改变的条件:摆的重量;不改变的条件:摆长。
实验过程:(1)把细绳固定在铁架台支架上,下端挂一个螺丝帽作为摆锤,让摆小幅度自由摆动,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2)增加摆锤的重量,使摆锤重量是原来的两倍、三倍,但摆绳长度不变。(3)用秒表分别测出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
实验现象: 重量改变后,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没有变化。
实验究论:摆的快慢与摆锤重量无关。
17、: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系吗?
我的猜想: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所需器材:铁螺丝帽1、细绳1条、铁架台及支架1套、秒表1块。
需要改变的条件:摆绳长度;不改变的条件:摆的重量。
实验过程:(1)把细绳固定在铁架台支架上,下端挂一螺丝帽作为摆锤,让摆小幅度自由摆动,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2)增加摆绳的长度,使摆绳的长度是原来的两倍,但摆锤的重量不变。再用秒表测出摆在15秒内摆动
第三单元《时间的测》知识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