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均川中心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促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形成教育合力,强化服务意识,优化育人环境,维护教育良好形象,推进教育科学发展,根据县教育局《课外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要求,从十月份开始,全镇各中小学、幼儿园扎实开展了家访活动。现将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措施到位
中心学校拟定出台了《全镇学校课外访万家活动实施方案》。各校根据学校实际,拟定了本校活动实施方案,并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分管副校长、中层干部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职责。
10月8日下午,全镇学校教师集中在高小收看了全省“比教学,访万家”视频推进会,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校召开教职工大会,积极动员。利用例会等认真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领会省、县、镇中心学校文件精神,从密切家校联系、构建和谐校园、树立教育形象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教师家访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家访工作作为当前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师德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营造浓厚氛围,提高家访知晓率。全镇教育系统内部刊物《均川教育》、中心学校网站开辟专栏,及时报道各校活动
。各校借助标语、宣传专栏、给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向广大教职工、学生、家长宣传。截止目前,全镇学校共出3期专栏,悬挂横幅10余条,发放给学生家长一封信3800余张。
为切实抓紧抓好家访,学校把家访工作列为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统筹安排,同时抓好教师家访过程中的安全工作,为教师开展家访提供条件保障。
二、周密安排,积极行动
1、开展培训,严格要求。全镇各学校针对家访工作专门对教师进行了培训和动员,培训内容主要是家访活动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应该达到的效果和注意事项等,对教师的仪表、作风、态度、纪律等方面提出严格细致的要求。建立了《家访记录本》,做到人手一册。中心学校制定了教师家访“十不准”。
2、制定计划,认真备访。
制定详细的计划是活动成功的保证。全镇学校以班为单位,召开家访分析会,对家访对象及家访方式进行认真分析,针对不同对象确定家访时间和内容。
校长带头家访,并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家访对象、家访内容及角度。每名校长家访不少于10名学生,其他学校行政干部也进行了必要的家访,有选择地与教师一道进行了家访。
3、结合实际,形式多样
家访主要采取由两名以上教师同行登门走访的形式,对因特殊情况需要的,学校结合实际,采取了家长报告会、家长经验交流会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对家在外地的学生采用电话、互联网等现代通讯工具或书信的形式进行了家访。
中心学校、镇小、七条明德小学在组织教师带着真情,深入学生家庭开展家访同时,还打开学校大门,把家长请进学校。家长们深入课堂听课,实地了解教师教学和自己孩子课堂上的表现。到寝室、食堂察看孩子的生活情况。家长们就自己关心的话题(学校管理、教师教学、孩子成长等)和学校、教师诚恳交流。中心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召开家长培训会,为家长们讲解家庭教育中应注意的事项。在家访过程中做到了以下三个方面:
(1)提前预约。教师按照计划,对家访对象提前预约,合理安排时间。在家访中树立服务意识、主动意识和平等意识,做到了态度谦虚诚恳、介绍全面客观、记录详尽认真,主要介绍学生优点,鼓励学生。对贫困生、学困生等特殊学生家庭经常家访,及时排解学生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帮助他们克服困难、积极上进、健康成长。副校长易法权、毛幼娥,老教师文良俊,每次家访恐打扰家长的工作,先天晚上与家长预约,第二天在登门家访。每次家访都是按照假期制定的方案进行家访。
(2)做好记录。教师对每个家访对象做了详细记录,积极撰写家访手记,访后认真进行分析。对家访中发现的问题分门别类地进行了梳理,为以后在日常工作中调整教育教学方法提供了依据。
(3)反馈交流。家访结束后,把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学校进行反馈,根据家访情况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有见地的建议,将家访结果与其他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共同制定出促进学生发展的具体措施。同时,跟踪了解学生在家访后各方面的变化、反应,并及时给予相应教育。
4、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
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行家访,在家访时做到了“两不”和“三要”。即:家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向家长宣传教育政策法规、上级对规范办学行为的要求,对家长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宣传解释工作;有针对性的向家长讲解学生安全教育知识,督促家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向家长宣传学校的办学理念、取得的成绩及未来的发展规划,赢得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同时,征求家长对学校及教育部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向家长汇报其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各种表现,了解学生在家庭中表现状况,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想表现、个性特点等,指导家长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全面、正确、科学的育人观、人才观和
架起家校沟通的桥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