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
第二章
:流行病学研究通过观察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发展和消退的表现,描述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与分布的现象,即疾病的分布(三间分布)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观察时间可以日、周、旬、月为单位。
(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的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率。
(现患率或流行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口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的比例。
: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若干年随访(通常为1、3、5年)后,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
:指某病在一定地区的发病率呈现历年来的一般水平,且病例间无明显联系。
: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这些病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
:指某地区某病发病率明显超过历年的散发发病率水平。
:指疾病迅速蔓延、涉及地域广,在短时间内可越过省界、国界、甚至洲界的情况。
: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同一时间的发病率、死亡率,说明同一时期不同年龄发病、死亡率及不同年代各年龄组发病、死亡率的变化。
缺点:不适合分析慢性病和非传染性疾病,不能显示致病因子和年龄之关系。
:对同一年代出生的人群组在不同年龄阶段某病的发病率、死亡率进行分析。
有点:其可呈现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有助于查明致病因子、所处时代特征与暴露经历在疾病频率变化中的作用。
(时点流行):以日、周、月计数的短期观察数据短期波动的含义与爆发相近。
区别:暴发,少量人群短期波动:较大数量人群
: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指疾病发生频率经过一个相当规律的时间间隔,呈现规律性变动的状况。通常每隔1、2年或几年后发生一次流行。
(长期变异):对疾病动态的连续数年乃至数十年的观察,在这个长时间内观察探讨疾病的病原体、临床表现、发病率、死亡率等的变化或它们同时发生的变化情况。
:对移民人群的疾病分布进行研究,以探讨病因。它是通过观察疾病在移民、移民移入国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死亡率的差异,从其差异中探讨病因线索,区别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作用的大小。
第三章(不要求)
:又称描述流行病学,利用已有的资料或对专门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件分布情况,找出某些原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间的关系,以提供病因线索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通过对特定时点或时期与特定范围内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关系的描述,即调查这个特定的群体中的个体是否患病和是否具有某些变量或特征的情况,从而描述所研究的疾病(或某种健康状况)以及有关变量在目标人群中的分布,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暴露于非暴露组的患病情况或患病与非患病组的暴露情况,为研究的纵向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