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便利店
7—11便利店
7-11的历史
7-11管理结构图
7-11选址策略
辅助决策机制
JIT物流体制
配送流程
7—11商品挑选原则
7—11滞销商品管理
促销活动
目标人群定位
7-11的历史 7-11于1927年在美国得克萨斯广州达拉斯市创立,1999年4月企业名称由原来的南兰公司正式更名为7-11。 7-11便利店的名称起源于1946年,以标榜该商店营业时间由上午7点至晚上11点。为提供更好的服务,7-Eleven改为24小时无休营业。由于7-11名称已深入民心,故沿用至今。 在北美州的7-11中,约55%属特许加盟店。7-11全球共有近18000多个零售点,遍布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新加坡、加拿大、菲律宾、英国、西班牙、瑞典、丹麦等。除北美本土市场外,日本及我国的台湾省拥有最庞大的网络,分别拥有10000家及3400家分店。
便利店最初起源于美国,它的发展和成熟却在日本,而其特点却在中国台湾发挥到极致
便利店:一种十分具有发展潜力的零售业态
便利店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需求
便利店是超级市场发展较为成熟后,分化出来的一种零售业态
便利店具有食品杂货店供应的便利性,有时用超级市场小首发式和经营管理技术
便利店面积一般在50平方米至100平方米
便利店营业时间大多都时24小时
便利店最大特点在于便利,不以价格为竞争优势
日本的7—11公司特许1号店—丰洲在东京区开业,它作为特许经营店加盟的。
7-11管理结构图—特许经营加盟
公司主管总经理
职能部门(群主管副总经理) 职能部门(群主管副总经理)
群主管协理群主管协理
(A区)事业部(B区)事业部(C区)事业部(D区)事业部
(主管经理) (主管经理) (主管经理) (主管经理)
(主管助理) (主管助理) (主管助理) (主管助理)
(主管副理) (主管副理) (主管副理) (主管副理)
店长B1 店长B2
副店长副店长
组长组长
班长班长
组员组员
结构类型: 超事业部制
特点分析:为了解决部门不断增多的问题,超事业部制的结构组织,可以减轻作业的总部工作负荷,增加了组织结构层次和机构,对个事业部的统一领导和有效管理。
7-11便利店选址策略-----地毯式的轰炸
开店前的三调查:
一是商圈的确定;二是店址的选择;
三是评估(家庭状况,人口密度,客流量,购买力、
商圈的饱和指数。)。
一般来说,7-11会采取地毯式的集中开店策略,也就是说一旦7-11决定在某地开店时,就不会采取零散设店的方式,而是采取在这一地区内密集开店的方式。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形成压倒性优势,达到规模经济效益。
地毯式轰炸
1. 在有红绿灯的地方,越过红绿灯的位置是最佳的,因为这个位置不但顾客容易进入,而且也不会造成店铺门口拥挤堵塞的现象;
,车站下方的位置相比于车站对面的位置好,因为在下车的位置上顾客购物就省去了过马路的麻烦,比较方便;
3. 在有斜坡的时候,行人的速度一般比较快,如果店铺开在下坡的位置上就容易被顾客忽略。
,在居民住宅区设立店铺时,则尽量避免在道路狭窄的地方、停车场小、人口狭窄的地方以及建筑物过于狭长的地方设店。
7-11还发现:
辅助决策机制
第一,对加盟经营者的素质和个人因素有独特、较高的要求。
第二,在进入新地区时,根据地方零售商的建店要求从事店址考察,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无集中设店的可能,即在目标市场实行高密度、多店铺建设,迅速铺开市场。
目标人群定位:
7-11的市场客户定位:
一般是18至35岁的年轻人、白领和单身汉
避开价格竞争-------便利店真正竞争的是优质服务、现代化和一致化的经营模式。
便利店夜间的营业额约占全天的三分之一,这比重很大-------所售的商品一定要符合夜晚消费者的一些习惯比如男性顾客比女性顾客要多,未婚顾客比已婚顾客要多。
分析:
便利店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