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不锈钢产业报道
从“第一桶金”到产业集团
武平人从事不锈钢装潢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桃溪镇湘溪村农民兰兴灿,前往厦门一家不锈钢装潢公司做徒工。两年后学得一身手艺,他带着弟弟兰兴振以及几个亲戚,在厦门办起了不锈钢装潢店,竟然赚了不少钱,在家兴建了一幢10多万元的“小洋房”。
“兰兴灿掘第一桶金”的故事点燃了该镇外出打工人员的创业激情,他们纷纷效仿,来到泉州、石狮、厦门等地的不锈钢装潢公司、材料店打工,学习技术,积累经验,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办公司。武平县因势利导,在厦门、云南、深圳等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地方设立了劳务联络点,加强与外出人员的联系,采取“手牵手”“一拉一”等帮扶措施,带动剩余劳力外出从事不锈钢装潢,通过传帮带,带动了大禾、湘店等乡镇农民从事不锈钢产业。而今,武平县共有1万余人外出从事不锈钢装潢,每年赚回资金3亿多元。
进入21世纪,精明又能吃苦的武平人深感市场竞争之激烈,资金、技术等不足制约了发展。武平县降低贷款门槛,激活民间资本,积极引导农民实行股份制合作办企业,先是布点珠三角,继而进军长三角,然后把触角伸向全国,形成一个以广东佛山市20多家生产企业为龙头的不锈钢产业集团,积极承接国防、电力、交通、电信、民用等行业工程项目,网点拓展到全国各地。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广宝顺不锈钢有限公司,目前已谋划上市,其产品已经向国外中东市场进军。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武平有500多人在省外办企业,1万多人从事不锈钢装潢业务,去年生产总值超过20亿元,造就了一批农民富翁。其中资产在100万元以上的有100多人,在500万元以上的有30多人,1000万元以上的有10余人。
桃溪人的“不锈钢”传奇
15年前,桃溪人没有多少人知道“不锈钢”是什么,但现在这却是名副其实的“不锈钢”乡镇。今年春节,在桃溪镇,一下子就冒出了“宝马”、“奔驰”、“皇冠”等名牌车30多部,还有其他小车50多部,车牌号除了西藏之外的全国各省份都有。据统计,现在不锈钢产业带来的各种累计产业资本达8亿多,至2005年创产值3亿多。一个武平北部的边远乡镇,何以能撑起一个如此咋舌的大产业?
没有资金怎么办?挪。“刚起步时,我们能有多少现金啊?”现在已是千万富翁的刘春回忆起创业的历程颇有感触。他们当初学到技术,了解市场后,除了向银行贷款外,就是东挪西借,然后再慢慢完善。现在桃溪民间资金流动非常频繁,而且信誉度较高。他们闯荡市场多年得出来的一个经验:就是资金流转一定要良性。去年底,兰富财在云南做不锈钢生意时,跟当地一家公司争抢项目,由于老家的茶商王先生等人筹集50多万资金注入,使他一下底气十足,及时交纳保证金,顺利拿下了这个项目,纯利润就赚了1
武平桃溪镇不锈钢产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