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实用技术经济创新案例
华北制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华北制药厂,以下简称药集团或华药)是“一五”建成的国有特大型企业,是我国重要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其青霉素产量占全国的1/2以上。建厂40多年来,尤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的近十几年来,企业经受国内外医药市场风浪的冲击,克服国有企业体制上的痼疾,保持产值效益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坚持走技术创新、科技兴厂的道路。截止到1999年底,公司共获得国家发明奖5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省部级科技进行奖70项,在阳霉素、正定霉素等十几个品种,为我国医药市场填补了空白。仅“八五”期间,公司就投产新产品、新品种30余种,并实施各类合资、合作及技改项目达20余项。1999年度,公司新产品、新品种、新规格产品值达9亿元。2000年后每年有一两个创新药物或现代生物技术药品投放市场。目前公司生产5大系列430多个品种产品。华药集团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到2010年,在实力上保持国内第一,跻身世界医药30强。
公司设立科技委员会,由董事长、总经理分别担任科技委员会正、副主任,强化领导,使全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定位在决策层。科技委员会负责定公司的科技政策、中长期发展规划,负责重大感想课题及技改项目的论证和决策,负责科技成果的审定奖励等。
技术创新的前提在于制度创新,即技术创新机制的建立。为此,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制定正确的科技政策,确立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民向,产品开发为龙头,改革工艺为基础,采用新技术开发传统产业为手段,辅以节能降耗,最终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发展方针。二是技术政策确定的前提下,编制以技术进步为核心的企业发展中远期规划及科研计划,并滚动实施。三是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实行课题承包制、攻关合同制、项目负责人制及配套的奖励制度,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四是强化企业技术中心建设。
建设技术中心,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必然选择。中美达成《关于保护知识产权的谅解备忘录》后,药品的研制面临着由“仿制”向“创新”的转称,医药企业必须走自主研制开发的路子。华药早在1992年就组建了企业技术中心——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中心。中心以原厂办抗菌素研究所为主体,联合中国医药研究开发中心、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河北省药物研究所,组成联合体,并同国内外20余所科研院所建立了横向协作联系,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独立自主的研究开发体系,1993年,成为国家经贸委、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确认的第一批“国家认定技术中心”。1997年华药被国家经贸委认定为首批技术创新试点企业,2000年华药被科技部认定为“863主科技研究发展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
具体分析:
(一). 根据案例内容我们可以看出,案例中使用了分层复制管理模式
公司总经理亲自兼任中心主任,在资金投入上给予保证,并明确指出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企业的中长远发展目标,研究开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竞争能力的产品。为适应新药研究开发的需要,从多方面加强建设,使其形成有效的开发体系。
(1)首先抓机构和体系的建设,对原抗菌素研究所进行重大调整,将一新产品试制车间划归中心管理,作为中心的中试工厂和新工厂和新产品放大试验基地。赋予中心独立核算职能,建立起信息量(市场)——科研——中试——生产——销售——体化的研究开发体系
企业技术创新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