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琴教学之我见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中学
谢世权
音乐教育是一种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重要部分。作为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器乐教学”应该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因此把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并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在半年多的尝试和教学实践中,口风琴教学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是我在口风琴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经验。
一、激发学生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次接触口风琴,学生会表现出新鲜的探索心理,于是我在起始课中设计了玩玩、看看、听听等环节,来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主动性。玩玩: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己去玩乐器。中学生好奇心强,喜好新生事物。口风琴的出现,犹如音乐课堂中的一块磁铁,牢牢地吸引住了学生:他们摸着、敲着、鼓起两腮吹着。老师不失时机地示范吹奏一支学生熟悉的歌曲,学生们会格外安静,睁大眼睛羡慕地看着,竖着耳朵认真听着。此刻,教师的引导与教学犹如“魔术师”在表演般吸引住了学生。看看:在学生自己探究的基础上,教师再播放多媒体课件,简介口风琴的构造、名称、音色等知识。当学生发现和自己观察的结果不谋而合时,无形中
增强了自信心和积极性。听听:欣赏口风琴演奏。教师选择一首表现力丰富、极具感染力的名曲作为范奏,用多媒体播放伴奏音乐,展示与音乐相符的画面背景,使学生体验音乐的美和丰富的情感,大大增强了口风琴教学的吸引力;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听”与“唱”是课堂的老把式。而口风琴的加入大大充实了音乐课堂,从“听”、“唱”延伸到奏和演。口风琴既可以让学生直观、准确地掌握乐理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节奏感、音高感,培养了学生视奏能力。同时,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整体音乐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音乐所表现的美好意境所陶醉,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为热爱口风琴、学习口风琴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在器乐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在课堂上,我们重视满足学生的表演欲望,把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尝试,让学生有创作的余地。口风琴学习起来都不是很难,关键还是指法的熟悉过程,多吹多练习,可是孩子们的耐心是有限的,怎么才能让他们在枯燥的练习中找到乐趣呢?在简单的练习曲后,我就选了学生们喜欢的歌曲让他们吹奏,听着熟悉的乐曲,也不觉得枯燥无聊了,反而有种成功感。对于所谓的那些学习困难学生,运用“一帮一”的方法,让优等生辅导帮助他们。由于少了对教师的畏惧感,学习起来比较轻松,使共同进步成为可能。当他们每一次取得微乎其微的进步,我及时给予祝贺和鼓励,以此树立自信心。通过口风琴的学习和演奏,使他们得到一种自我满足,即自尊感和成功感。口风琴齐奏、
合奏要求学生演奏时的情绪把握要准确,速度力度要均衡。无形之中,就给学生提出一个比独奏时更高的要求,既要顾及自己的演奏,更要兼顾到同伴的演奏。协调统一的合奏,使吹得好的学生学会了控制;而吹得不好的学生,因为有“随众”效应,克服了自卑心理,大胆吹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协调能力。通过口风琴训练,大大增强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学生根据歌乐曲内容,自己编排动作
口风琴教学之我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