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损伤后外固定的护理新方法论文.doc手指损伤后外固定的护理新方法论文
孙秀艳韩松梅刘丽艾茂芝孙贺
【摘要】手指损伤是临床上较常见的外伤,多采用手法复位及外固定。以往外固定通常采用木制小夹板、金属铝板、可塑性胶板、薄型可塑木板作为外固定物,使用木制小夹板、金属铝板极易造成固定物松动滑落移位,影响伤指的正常愈合。而使用可塑性胶板、薄型可塑木板,材料价格较贵,患者难以接受,不易普及。为此,我们就地取材,采用一次性注射器,设计了一种用于固定手指骨折及肌腱损伤的简易装置,经临床使用,固定可靠,效果确实,经济实用,反映良好。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外固定手指骨折肌腱损伤一次性注射器
1、技术内容
手指外伤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而手指骨折、肌腱损伤则是常见的类型之一。骨折的固定多采用石膏和夹板固定。手指骨折、肌腱损伤因其部位的特殊性不宜采用石膏外固定。但必须给予外固定来避免手指活动,达到制动目的,、10ml、20ml注射器,将其活塞拔出,去掉针筒前端堵头及尾翼,裁剪成适合患者手指周径的平圆形,取针筒半径1/2~2/3,取所需长度,在不影响装置坚韧度的前提下用粗针头在上面多钻几个孔,利于透气,内衬大小适宜的棉垫,固定于病人患指外,胶布轴性缠绕,绷带外环形包扎。棉垫厚度可根据手指周径而增减。
3、应用
将对位完好的手指骨折或肌腱损伤缝合后的手指包上一层棉纱布,露出指端。
操作者将患指放进修剪完成的光滑圆润的不同规格的一次性注射器外套筒,松开两手,套筒借助弹性自然闭合,骨折手指即稳稳地包裹在套内。为了防止外套筒在手指上滑动,套简外再用胶布轻轻地螺旋状缠绕两圈,手指外固定即可完成。 4、优点
用一次性注射器改制后的外固定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平圆形结构符合手指外形特点,内衬棉垫可根据病人手指周径而增减,固定效果好、不易移位,根据骨折手指肿胀消退情况及时调整。既透气,又便于观察患者血液循环,使护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安全高效,降低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
解决的关键问题:克服传统夹板固定易移位,不便观察的缺点,固定效果良好,便于观察患指的血运情况,降低固定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疗效果。目前,国内手指损伤(手指骨折、肌腱损伤)除少数采用手术方法治疗外,其余手指损伤、手指骨折采用外固定方法,应用木制小夹板、金属铝板,此方法稳定性差、易移位,影响治疗效果。可塑性胶板、薄型可塑木板价格较昂贵,患者较难接受,不宜普及。同时观察手指血运须拆掉外固定,容易造成骨折部位移位,给固定后护理带来诸多不利,极易使病人产生不舒适感和不安全感,而我院在手指损伤外固定装置的改进与临床应用,使骨折固定后护理更加方便、安全,由于固定效果好,便于观察,经济实用可以就地取材,增加了病人的满意度和舒适度,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5、讨论
一次性注射器套筒是封闭的圆筒状,撑开后有一定回缩力,刚好能将手指固定,且紧密、不易滑动。取材简单、方便,固定确实,灵巧轻便,不影响健康手指关节做屈伸运动,保证其他手指正常功能。可以根据患指肿胀消退情况及时调整固定。
一次性注射器改制的外固定装置具有强
手指损伤后外固定的护理新方法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