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PPT(精).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前诊测
1、( )年,( )以应天为都城,改称南京,称皇帝,建立明朝。他就是( )。
2、为加强君主权力,在地方上,废除( ),设立( );在中央废除( ),撤销( )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在司法上,设立了不受法律约束的( )机构。在思想文化上,明政府实行的是( ),规定在( )范围内命题。
3、建文帝时,因藩王对朝政形成威胁,下令实行( )。引发燕王( )不满,起兵反对建文帝,史称( ).
4、为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年,( )迁都北京。
5、( )设置,是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的一种表现。
1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
学习要求

1、掌握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
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状况,了解
明清时期农业和手工业发展、商品经济活
跃于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
2、知道清政府对内推行“重本抑末”
政策,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3、掌握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的原因、主要表现、分析并把握其影响。
本课重点

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本课难点
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理解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

3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

知识点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知识点二“闭关锁国”的政策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商品经济的活跃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闭关政策的影响
闭关政策的主要表现
“闭关锁国”的含义
实行“闭关锁国”的原因
本课知识结构图
4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

复习提问
自古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早在半坡和河姆渡时期,我们的先民们就已经
培育出了世界上最早的
( 水稻)( 小麦)
商朝时有了五谷
( 稻、黍[shu]、粟[su]、麦、豆)
汉朝时传入了
( 葡萄、石榴、核桃、苜蓿、胡萝卜等)
北宋时我们又引进了高产的水稻
( 占城稻)
农业的发展
知识点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想一想
5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

猜猜看
农业的发展
知识点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玉米,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哥伦布)。
16世纪传入我国。
甘薯,原产美洲大陆。最初传入欧洲和东南亚(哥伦布)。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
马铃薯,原产南美洲。
明万历年间传入我国。欧洲直到18世纪末还将其当作观赏植物。
花生,原产南美洲。
15、16世纪传入我国。
其实我国种植花生的历史已有四千年的历史。
向日葵,原产北美洲。
大约在17世纪从东南亚传入我国。
6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

农业的发展
知识点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引进农作物的意义?
大大丰富了我国农作物的品种。
增加粮食产量。
改善饮食结构。
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促进了手工业的进步。
7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

农业的发展
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8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20

手工业的发展
知识点一明清经济的发展
棉织业
丝织业
制瓷业
明代从南方推向北方,南北方都涌现出一批棉纺织业基地
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
南京的丝织业后来居上
清代时已拥有三万多台织机
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
青花瓷
开始于宋代,成熟于元代的青花瓷,明朝已达极盛。清代质量最好的青花瓷,则是康熙年间的民窑产品,有“五彩青瓷”之称。
手工业的发展总体特征:
水平高、规模大、基地多
9
手工业
“买不尽的松江布,收不尽的魏塘纱。”
①棉纺织业从南方推向北方。
10

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课件PPT(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uiwei2002
  • 文件大小2.34 MB
  • 时间2018-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