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读后感
“诵读已经不是习惯而是他生命的需要。世间一切佳果珍馐都经不得牙齿的反覆咀嚼,咀嚼到后来就连什么味儿也没有了:只有圣贤的书是最耐得咀嚼的,同样一句话,咀嚼一次就有一回新的体味和新的领悟,不仅不觉得味尝己尽反而觉得味道深远:好饭耐不得三顿吃,好衣架不住半月穿,好书却经得住一辈子诵读。”这是文章里对朱先生早起诵读的描写。
我觉得《白鹿原》就是一本好书,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第一次看白鹿原是在大一的寒假,当时虽然还没有意志将它一口气看完,可是每次本打算看一小部分却总是有一种魔力将我吸引让我看下去,不忍丢手。写这篇读后感时,我已经看了好几遍,实在抑制不住心中对它的喜爱,想写一下感受。
这篇文章讲的是陕西一个小村庄——白鹿村从清末就是二十世纪初到抗战胜利后共产党执政期间的故事,这段时间应该是中国历史上最动荡不安、战争最艰辛、伤亡最大、自然灾害频繁的日子。这篇文章通过描写一个小地方的变化、事件和人们的举动来反映当时的中国。清末,清朝统治黑暗。1840年始,先后爆发了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些频繁的战争加上丧权辱国的赔款割地条约使中国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之后,各地人民纷纷起义,后来的抗日战争以及抗日战争结束后国共两党的争斗,这期间人们一直生活在水深火热中。而白鹿村也有相应的反映。例如白嘉轩鸡毛传贴反苛政,鹿兆鹏放火烧粮台,白灵大闹滋水县,瘟疫,饥馑等一系列事件。
白鹿村两个大家族,白家和鹿家有不同的举动。白嘉轩和鹿子霖的儿女都出生在二十世纪初,接受了教育,拥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在后来的起义中,他们都表现了各自的理想和追求。白灵和鹿兆海在城里一起参加起义的过程中,慢慢地喜欢上了对方。他们想加入国民党和共产党,由抛硬币决定。可是他俩却阴差阳错得白灵进了共产党,鹿兆海退了共产党,从此在敌对的状态下。白灵竟与同为共产党的鹿兆海的哥哥鹿兆鹏假扮夫妻最终假戏成真成为真夫妻,不能不说是一段难以想象的奇遇,也许命运总是这样出乎意料。
白家自从兴盛以来都只有一个男孩,就是摆脱不了独苗的命运。在白嘉轩这一代,他母亲生了七男三女,可却只剩下两女一男,他父亲秉德老汉临死前还是想着让白嘉轩娶第五房妻子,老汉坚持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他死后,不到百日,母亲便让他娶了第五房太太。可是好像天意注定,第五房太太又死了。传言白嘉轩命太硬会克死女人,等到娶了第六房太太,她打死也不和他行夫妻之礼。白嘉轩便在冷先生的帮助下服药,服药百日,才解除了妻子心中的疑虑。可是,妻子睡梦中梦见了前五房太太,便再也恢复不了精神来,就这样,第六房太太也死了。在第七房太太娶来之前,白嘉轩去找阴阳先生,在发现了传说中的白鹿之后,他买下了那块地。从此,他和第七房太太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
作为一个族长,白嘉轩是一个异常沉稳、冷静的人。他颇有长者风范。他的一生大起大落,纵使时代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仍然照常不误地做自己的事,处变不惊,而不像鹿子霖一样去溜须拍马获得个一官半职
当个乡约,他对这些都不屑一顾。他厌恶那些沉重的赋税,坚决反对,策划了鸡毛传贴反苛政事件,捍卫了原上百人们的利益。在自己发达之后,他为白鹿原做了多件好事:修祠堂、修书院,他的威望也一步步累积。白嘉轩是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即使被黑娃打折了腰,他心里很明白,却没有记仇于心。在黑娃学位好人后,他答应让他回家祭祖,摒弃前嫌。在黑娃被保安团擒获的时候,他还去探监想去救他。他将长工鹿三当成自己的家人,并为兔娃娶亲,分地给他,是一个确实的仁义之人。白嘉轩又是一个有智谋的人,在他想向鹿子霖换那块有白鹿的地时,他假装自己为了娶亲无路可走,让鹿子霖以为他实在是逼不得已才卖掉的家业,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一个颇有谋略的白嘉轩。他说自己这辈子做的唯一一件偷偷摸摸不光明的事就是当初为了白鹿换了鹿子霖的一块地,可见他一生光明磊落。虽然传言不知道是真是假,但确实由于如此,白嘉轩否极泰来,而鹿子霖却最终走向疯癫和死亡。白嘉轩内心也满怀愧疚。
他的女儿白灵是一个性格刚烈的女子,她自小聪明过人,想要挣脱父母的怀抱去城里的学校继续深造,在搬死尸的过程中认识了同在城里上学的鹿家的二儿子鹿兆海。她对国民党没有人性迫害中共人的行为深恶痛绝,后来参加了共产党,为党的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鹿兆海是一个用情专一的人,当发现自己和白灵永远走不到一块儿,自己的嫂子就是白灵时,他伤心欲绝,下决心终生不娶。最后看见与一个白灵长相差不多的女子,他便成婚了,这不是对诺言的背弃而是对白灵的爱让他迷恋上了那个女子。鹿兆海因为战争而死去,他让人惋惜。
鹿兆鹏是一个为了党的事业不顾个人安危的人。他隐蔽为白鹿书院的校长进行党的地下工作,他被发现后一直东躲西藏,他一生都在为党奔波着,与白灵扮演夫妻的日子是他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
他的母亲白赵氏和
白鹿原读后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