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同文化》教案
一、教学目标
:体会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指导学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正确理解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学习京派语言。
:训练学生用关键词概括文章,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
二、教材分析
《胡同文化》为教读课文,单元学习重点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教师放手引导学生从文章整体和局部的联系上反复思考,要求学生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领会作者对北京传统建筑、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态度。
三、教学过程
师:“去北京是很多人的梦想,一提到北京,你想到了什么?”
生:“想到故宫、长城、颐和园┅┅”
生:“想到1949年,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生:“2008年奥运会可能在北京举行,我们一定要多得金牌。”
生:“想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看看。”
师:“也许很多同学想不到北京的胡同、四合院,胡同、四合院是老北京的象征,今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
师:你们觉得胡同是什么样的?
生:胡同就是小巷子
生:胡同四四方方的。
师:像四合院?
生:是的!
师:那是死胡同!
师:那么什么是“文化”呢?
(展示:文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
师:在了解“胡同文化”前,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回答一下几个问题(几分钟阅读)
建筑特点
(1) 大街、胡同都是正南、正北、正东、正西——方正
(2)“生活化”是通过总结下文中列举的胡同名字来源的共同性得来的,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和人情味。
(3)正是因为“小而多”,才形成一种文化
(4)“距闹市很近”是从空间距离上说,“但又似很远”是从生活方式上说。
(2) 胡同取名,有各种来源取名生活化
(3)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没名的胡同数不清。通常提起胡同,多指小胡同。小而多
(4) 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安静
文化特点
(6)-(7) 胡同文化是一种封闭的文化。封闭(6)段的第一句话概括(6)(7)两段的内容。从一些关键词句中可以看出。如“安土重迁”,“独门独院”,“但是平常日子,过往不多”,“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等,都是说“封闭”。
(8) 北京人易于满足易满足
(9) 北京人“不爱管闲事”冷漠
(10) 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已,逆来顺受。
感情(13)-(15)
“怀旧”、“伤感”“无可奈何”几分留恋,几分清醒。
?
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由于胡同的安静闲塞,使胡同里的人们很少与外界接触,不了解外界的信息,不能接受一些新的思想,形成了他们封闭守旧,安于现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过安逸日”的小农意识;而胡同的方正特点又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方式进而影响到其思想意识,封建正统思想较为严重,不思反抗,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甘做顺民。
,这种感情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作者对胡同文化在否定的同时又有几分向往留恋。例如在写到胡同取名的来源时,列举了很多胡同名字,这些名字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说明北京人的内
胡同文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