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认识人民币》.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在实践中探究在合作中感悟
【课题】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教学设计
【教材简解】
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分析、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活动,认识面值不大于1元的人民币,以及元、角、分之间的进率。这些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因此教材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些知识经验系统化、数学化。教材从一幅三名孩子在商店里买玩具的画面引入,使学生联想到“买东西要使用人民币”,由此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再组织学生通过取币、换币、付币、找币等活动,使学生对人民币形成整体的认识。教材的呈现顺序是先认识1元、1角、1分;总结出1元=10角、1角=10分,再出现认识5角、2角、5分、2分。
【目标预设】
,知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学习简单的购物,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换币、付币、找币等购物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面值是1元及1元以下的人民币。
难点:人民币单位之间的进率。
【设计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做”数学,而不是仅仅用耳朵“听”数学,数学活动是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也就是说,在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给学生创设实践的机会。本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这一学习内容设计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初步认识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并了解元、角之间的关系,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他人合作的态度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进行爱护人民币、勤俭节约的教育。最后还进行了分层作业的设计,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空间。
【设计思路】
这节课的构思主要有以下环节。首先,从学生熟悉的超市引入,揭示课题,接着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安排学生集体购物,多次安排取币、付币,学生体会到付币方法的多样化,训练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最后,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和小小商店购物活动使新知得到拓展和提升。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1)大家猜猜这是哪里呀?(超市)
(2)去超市买东西需要什么?(钱)
(3)各个国家的钱都有不同的名称,谁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板书:认识人民币)
,学习新知

(1)小组里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人民币,互相介绍自己认识的人民币,并说说你是怎样认识他们的,有什么特征?(学生分组讨论)
(2)小组活动后指名汇报,结合人民币上的国徽进行爱护人民币的教育。
(3)相机在黑板上排出1元、2角、1角、2元、1分、2 分、5角、5分的教具。
提问:这些人民币排得很乱,你能给他们分分类吗?
(学生大致有两种分法:A:分成硬币和纸币两类;B:按元、角、分来分类。)
在学生介绍的过程中,教师揭示人民币的单位是:元、角、分。
(5)“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哪些?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呢?
(6)小结: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2

《认识人民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h900965
  • 文件大小41 KB
  • 时间2018-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