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阳三焦经图高清版人体穴位图
本文来自于经络养生网,其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发表时间:2010-5-6
关键字:手少阳三焦经
简介: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三焦所成立的。手少阳三焦经上焦由脖子根部开始直通心窝处,包含主要的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中焦由心窝开始至肚脐为止,包含消化系统。下焦由肚脐至耻骨终止,包含泌尿排泄系统。保持胸部及腹部的机能运转正常是三焦经的主要任务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无名指末端(关冲穴),上行小指与无名指之间(液门穴),沿着手背(中渚穴、阳池穴),出于前臂伸侧两骨(尺骨穴、桡骨穴)之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向上通过肘尖(天井穴),沿上臂外侧(清冷渊穴、消泺穴),向上通过肩部(臑会穴、肩髎穴),交出足少阳经的后面(天髎穴;会秉风穴、肩井穴、大椎穴),进入缺盆(锁骨上窝),分布于膻中(纵隔中穴),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它的支脉:从膻中上行,出锁骨上窝,上向后项,连系耳后(天牖穴、翳风穴、颅息穴),直上出耳上方(角孙穴;会颔厌穴、悬厘穴、上关穴),弯下向面颊,至眼下(颧髎穴)。
它的支脉:从耳后进入耳中,出走耳前(和髎穴、耳门穴;会听会穴),经过上关前,交面颊,到外眼角(丝竹空穴;会瞳子髎穴)接足少阳胆经。
此外,三焦与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脉气相通。
本经一侧23穴(左右两侧共46穴),其中13穴分布于上肢背面的正中线上,10穴在颈、侧头部。首穴关冲,末穴丝竹空。主治胸、心、肺、咽喉病症,某些热性病症和本经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本经穴位:关冲穴、液门穴、中渚穴、阳池穴、外关穴、支沟穴、会宗穴、三阳络穴、四渎穴、天井穴、清冷渊穴、消泺穴、臑会穴、肩髎穴、天髎穴、天牖穴、翳风穴、瘛脉穴、颅息穴、角孙穴、耳门穴、耳和髎穴、丝竹空穴
(1) 关冲穴 SJ1 Guān chōng
[定位]在手环指末节尺侧,(指寸)。
[解剖]有指掌固有动、静脉形成的动、静脉网;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舌强,热病,心烦。
[配伍]配内关、人中治中暑、昏厥。
[刺灸法],或有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附注]三焦经井穴。
(2) 液门穴 SJ2 Yè mén
[定位]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解剖]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头痛,目赤,耳痛,耳鸣,耳聋,喉痹,疟疾,手臂痛。
[配伍]配鱼际治喉痛。
[刺灸法]-;可灸。
[附注]三焦经荥穴。
(3) 中渚穴 SJ3 Zhōng zhǔ
[定位]在手背部,当环指本节(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
[解剖]有第四骨间肌;皮下有手背静脉网及第四掌背动脉;布有来自尺神经的手背支。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目痛,耳聋,耳鸣,喉痹,肩背肘臂痠痛,手指不能屈伸,脊膂痛,热病。
[配伍]配角孙治耳鸣耳聋;配太白治大便难;配支沟、内庭治嗌痛。
[刺灸法]-;可灸。
[附注]三焦经输穴。
(4) 阳池穴 SJ4 Yáng chí
[定位]在腕背横纹中,当指总伸肌腱的尺侧缘凹陷处。
[解剖]皮下有手背静脉网,第四掌背动脉;布有尺神经手背支及前臂背侧皮神经末支。
[主治]腕痛,肩臂痛,耳聋,疟疾,消渴,口干,喉痹。
[配伍]配合谷、尺泽、曲池、中渚治手臂拘挛。
[刺灸法]-;可灸。
[附注]三焦经原穴。
(5) 外关穴 SJ5 Wài guān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动脉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热病,头痛,颊痛,耳聋,耳鸣,目赤肿痛,胁痛,肩背痛,肘臂屈伸不利,手指疼痛,手颤。
[配伍]配足临泣治颈项强痛、肩背痛;配大椎、曲池治外感热病;配阳陵泉治胁痛。
[刺灸法]-1寸;可灸。
[附注]三焦经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
(6) 支沟穴 SJ6 Zhī gōu
[定位]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解剖]在桡骨与尺骨之间,指总伸肌与拇长伸肌之间,屈肘俯掌时则在指总伸肌的桡侧;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和掌侧动、静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有前臂骨间背侧及掌侧神经。
[主治]暴喑,耳聋,耳鸣,肩背痠痛,胁肋痛,呕吐,便秘,热病。
[配伍]配天枢治大便秘结;配双侧支沟治急性腰扭伤、胁痛。
[刺灸法]
最全最详细的人体穴位解说图和穴位功能详解(高清图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