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云雾》教学反思
庐山云雾》是一篇非常优美的写景文章,让学生感受庐山云雾的美,感悟文章的语言美是本课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力求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感悟的情境,使每一位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针对本教材的特点,我采用了教师稍加点拔,学生主动自学的“导学式”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教师精心设计的语言文字的训练,引导学生体会并理解课文的内容。训练的同时,注意情境教学的设计,使学生在有形的训练之中无形地入情、入境、用情……最终获得知识与情感的双丰收,本课时的教学设计就体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重情境教学,深入走入课文
情境教学法能牢牢把握和促进儿童发展的动因——情感,展开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使教学收到最优化的效果。本教材是一篇适宜于进行情境教学的好文章,而且也只有通过情境教学,才能使庐山云雾的美景在学生的脑海中展现,真切地体会到作者所描述的情景之美。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①以作者描写的云雾中,哪个称得上“之最”导入学习,教师又施以启发性的小结、提问,诱发学生学习课文,想欣赏庐山云雾的好奇心。
②教师的配乐表情朗读,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进入观察庐山云雾的情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催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③视频的及时展示。再现课文情境,变具体为生动,变抽象为直观,让学生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云雾缭绕的庐山之中,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得以进一步的升华。
④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尽情抒发对庐山云雾的赞美之情。
⑤教师以充满感情的课堂环节衔接语,激起学生心中感情的荡漾。
二、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感受庐山雾的美丽
小学语文教学要加强语言文字训练,这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世纪之声,也已逐渐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针对本课的特点,在课堂上,我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读、划、换等多种途径,让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语言欣赏能力。
①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的?抓住重点词句来进行体会朗读。
②这样别样的感受,课文用了哪一个词语来形容?
③“默读→有感情地读的过程”,体现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循序渐进的理解过程。“个人读→自由读→齐读→给视频配音读”的多种形式的替换变化,则
庐山云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