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
本考点考纲要求:
1、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
2、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
2012浙江高考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21-22题。(7分)
未展芭蕉(唐)钱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金)元好问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
,均以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2分)
。(5分)
知识链接
《毛诗序》曰: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诗言志,这种志往往要通过具体而生动的形象体现出来。
诗歌中的形象指诗中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既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景物,或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事物。
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作者创造的人物形象,又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我们要通过形象来挖掘探寻诗人的情感心志。
人物形象
1、作品中的人物
寻隐者不遇
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知识链接
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所以贾岛对其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诗中白云显其高洁,苍松赞其风骨,写景中也含有比兴之义。
2、抒情主人公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问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地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答:不怕天寒雪大,而忘掉一切,专心钓鱼,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格外清高孤傲,卓然独立的形象。
实例解析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人物形象
金陵晚望
高蟾
曾伴浮云归晚翠,
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
一片伤心画不成。
高考真题演练
金陵图
韦庄
谁谓伤心画不成?
画人心逐世人情。
君看六幅南朝事,
老木寒云满古城。
【注】高蟾、韦庄,均为晚唐诗人。
(1)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伤心”,诗人为什么伤心?
答:(1)诗人为唐朝的衰败而伤心。
高考真题演练
(2)两位诗人一位说“一片伤心画不成”,一位说“谁谓伤心画不成”。请结合诗歌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这两首诗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感情。高诗作者通过晚望金陵,从“落日”“秋声”等意象中,生出一片伤心之情,诗人认为这种深重的伤心,世上的画家是看不出来的。韦诗作者通过观看金陵图,认为画家用“老木”“寒云”等意象,足以表现出对国事衰败的伤痛之情,所以说,伤心是难画成的。
形象.2012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