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毅简介:
硕士,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重庆文学院院长、重庆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有报告文学集《重庆纪实》、散文集《大山人》和文艺评论集《点击与喝彩——邓毅文艺评论选》。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报》《中国作家》《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文学界·中国报告文学》《中华人物选刊》《小小说选刊》《散文选刊》等全国报刊发表报告文学、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全国报告文学作品一等奖、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全国报告文学作品一等奖、国家五部委“绿我中华”全国散文奖、首届重庆散文奖、重庆报告文学奖,重庆市政府社科成果奖。学术专著《略论我国现代文学书目体系的建立》荣获全国优秀科研成果奖。作品入选《全国优秀报告文学获奖作品集》。荣获“全国中青年文艺家德艺双馨工作者”、“全国优秀青年文艺家”称号。
致敬,中国的格林兄弟!
作者:邓毅
小说组(特等奖)
一
显德先生,落坐轮椅,推拥上台。
他,面庞清癯,容颜衰颓,身躯佝偻。依旧一身篮布衣裤。全靠他颈上与周围的红领巾燃烧如火,怀抱中的鲜花朵朵盛开,给他带来几分生气与喜色。
台下的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就是当年那个智慧绽放、活力四射的汉子么?过去我哪次来,他不是硬铮铮、活泼泼站在舞台上,吼号子、唱山歌、说笑话、讲故事……他本是个庄稼汉子、故事篓子、泥腿才子!
莫非,幼年、青年的跋山涉水、谋生学艺,中年的政治运动、肩扛背磨,中老年的四处登台、社交著述,已将他的能量消耗殆尽,那给社会、群众带来那么多快乐与启迪的硬朗身板、聪敏脑瓜、伶俐口舌,已到风烛残年了啊!今天这场“民间故事拜师会”,递交火炬,延续文脉,他肯定要来,不能不来。否则,先生岂肯让人推车,坐轮椅登台!
屈指算来,我结交先生,已近廿年了。
那是在1990年中秋,原巴县走马乡的乡公所礼堂。那天,秋高气爽,惠风和畅。我和四川省文联副主席、重庆市文联党组书记、著名文学评论家王觉,重庆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著名通俗文学作家、长篇小说《玉娇龙》作者聂云岚一起,赴走马乡出席重庆市政府部门授予
“走马乡民间文学之乡”的命名大会。在那次会上,感动观众的是,登台献艺的走马乡农民,个个能说会唱;他们中除了青壮年,更有4岁孩童和耄耋老人!逗乐观众的是,父子、母女、兄弟、姊妹同登台,更有祖孙三代同登台的!魏显德的登台,更将气氛推向高潮。他所讲故事,情节曲折起伏,语调疾徐相间、收放自如。尤其,他讲述民间笑话,声态并作,把情趣、幽默、讽刺有机结合起来,充满喜剧色彩。说的话,表的情,做的手势,投的眼神,令人捧腹。
我不由想起了《史记·滑稽列传》评论艺人时所言:“善为言笑,然合乎大道”。这,魏显德做到了,做得很好!太史公若在,定会将其记入新的《滑稽列传》中去!
那次,时任重庆市委书记肖秧,也专程赴乡授牌并贺喜。他在庆典汇演一落幕,便登台问候演职乡亲。
“嚯!魏显德先生能讲述1367则民间故事,可比阿拉伯《一千零一夜》讲的故事还多哇!真了不起哟!”肖秧书记与魏显德亲切握手,并啧啧赞许。这几句话,使在场的走马人听了好开心,好自豪哇!
二
那天,我只算与他初识。
三年后,我再次目睹他的风采。
1993年,暮春时节,我陪同聂云岚主席又来到走马乡。当我们下车来到古镇场街时,乡民们拥上来与我们热情握手,并对拄着拐杖的聂主席,嘘寒问暖。聂主席年事已高,而且是从医院住院病房瞒过医生出来参会的。拄杖上坡,拾级艰难。乡亲们连忙找来凉椅竹杆,捆绑成轿,要为聂主席代步。聂主席抱拳谢辞,执意不从。可淳朴憨厚的走马乡人,却不由分说,几位自称是《玉娇龙》忠实读者的庄稼汉子硬是把他搀扶上了“轿子”。
前面那位中年“轿夫”, 肩担轿架,双手握柄,步覆稳健,边走边吼:“天上明晃晃,”“天上鹞子飞”……后面这位,也扯开喉咙,有声必应:“地下水凼凼,”“地下屎一堆”……他俩前呼后应、放歌号子。号子内容可真是土得掉渣,又有趣得紧:
天上明晃晃——地下水凼凼!
天上鹞子飞——地下尿一堆!
左边一枝花——莫去挨到它!
左边一堵岩——右边亮起来!
左边有道拐——谨防岩下摔!
前面独木桥——滑竿莫要摇!
两个搁——桥上过!
抬头望——把坡上!
滑得很——踩得稳!
立夏小满——抵到老坎!
立下下到底——快慢由在你!
抹阳坡——慢慢梭!
前挡手——后不走!
越爬越高——上去歇稍!
横起一丈八——顺到一步跨!
稀泥烂窖——乱跺乱跳!
步赶步——跳磴路!
滑竿号子,同抬工号子一样,既是路况信号,也是协调节奏、统一步伐的鼓点。而这幽默风趣的“报路歌”,还能舒缓神经,起“加油”的作用呢!
号子悠悠,滑竿荡漾。那副用竹片、绳索和两根竹竿捆绑成的滑竿,荡
邓毅简介-大渝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