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免疫学防治
第一节 免疫预防
自然免疫
指机体受各种病原体感染后主动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经胎盘或初乳被动获得的特异性免疫。
人工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是用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接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是用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制剂,使受者迅速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以治疗或紧急预防感染疾病。
人工自动免疫的接种物——疫苗(ine)
灭活疫苗(死疫苗):选用免疫原性强的病原体,经理化方法使其失去活力制备而成的疫苗。伤寒菌、百日咳杆菌、霍乱弧菌、钩端螺旋体疫苗。
减毒活疫苗:用减毒或无毒力的活病原体制成的疫苗。脊髓灰质病毒、卡介苗、麻疹病毒疫苗。
类毒素(Toxiod):细菌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毒性而保留其免疫原性。破伤风类毒素、白喉类毒素等。
死疫苗和活疫苗的比较
佐剂
概念:本身不具抗原性,但同抗原一起或预先注射到机体内能增强免疫原性或改变免疫反应类型。
类型:无机佐剂,如氢氧化铝,明矾等;
有机佐剂,微生物及其产物如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卡介苗)、短小杆菌、细菌提取物(胞壁酰二肽)等;合成佐剂,如人工合成的双链多聚核苷酸;油剂,不完全弗氏佐剂是油剂(石蜡油或植物油)与乳化剂(羊毛脂或吐温(Tween)80)相混合而成,加入死的分枝杆菌,即成为弗氏完全佐剂。
新型疫苗
亚单位疫苗
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的甚至有害的成分,保留有效免疫原成分制作的疫苗。
结合疫苗
细菌荚膜多糖的水解物连接于类毒素
合成肽疫苗
根据有效免疫原的氨基酸序列,设计和合成的免疫原性多肽
基因工程疫苗
*重组抗原疫苗: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制备的只含保护性抗原的纯化疫苗。
*重组载体疫苗:是将编码病原体有效免疫原的基因插入载体(减毒的病毒或细菌疫苗株)基因组中。
*DNA疫苗:将编码免疫原的基因插入细菌表达质粒,直接接种重组质粒,后者在体内转染宿主细胞并表达可诱导免疫保护应答的抗原。
*转基因植物疫苗:用转基因方法,将编码有效免疫原的基因导入可食用植物细胞的基因组中,人类和动物通过摄食达到免疫接种的目的。
免疫防治-最新医学免疫学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