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11章 消毒与灭菌.ppt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樊晓晖
樊晓晖,博士,微生物与免疫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广西医学院医疗系,获学士学位,1989年获广西医学院医学硕士学位,2002年获斯洛文尼亚卢贝尔雅那大学博士学位(Ph D),中国免疫学会第四届理事会理事,现任广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广西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现名微生物与感染)编委,《广西医学》编委,《广西预防医学》编委,《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广西医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主要从事分子病毒学、基因工程及分子免疫学研究。1989年以来,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主持省级、厅级科研项目10项,1994年及2006年两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1997~2002年先后得到广西、国家及斯洛文尼亚科技部资助到欧洲学习分子生物学并攻读博士学位,2002年学成回国。2005年到香港大学医学院进行合作研究两个月。1989年至今在各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多篇,论文曾在 SCI收录的国际著名刊物Pflugers Archiv-European Journal of physiology、Biological Chemistry、 of Virology上发表。 2003年当选第四届广西区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同年被遴选为广西高校中青年学科学术带头人。2006年被评为广西医科大学师德标兵及首届广西医科大学教学名师。
2004年与香港大学联合开展“新发病毒性传播性疾病研究”,对西南地区禽流感病毒的生态学进行研究;2005年参与国家科技部“冠状病毒动物宿主研究”攻关课题专项,对SARS样冠状病毒溯源进行研究;2006年开展抗肿瘤病毒研究.
1999年以来指导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共4名,目前在读4名,主要研究方向是分子病毒学,每年招收1-2名硕士研究生.
参考书:
《医学微生物学》周正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Medical Microbiology, Fifteen Edition, David Greenwood et al
《医学微生物学应试指南》山长武等主编,光明日报出版社
第11章消毒与灭菌
⒈消毒(disinfection):杀死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⒉灭菌(sterilization):杀死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
3. 抑菌(Bacteriostasis):抑制体内外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
⒊防腐(antisepsis):
防止
细菌生长繁殖被抑制
抑制细菌一般不死亡
⒋无菌(asepsis):不含活菌
:防止细菌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第一节物理消毒灭菌法
一、热力灭菌法 ㈠干热灭菌法 ⒈焚烧:彻底的灭菌法。仅适用
于废弃物品或尸体。
⒉烧灼
⒊干烤:干烤箱,160170℃ 2h
适用范围:高温下不变质、不损
坏、不蒸发的物品。
4、红外线。
⒊流动蒸气消毒法:细菌繁殖体经蒸 1530min可被杀死。常用Arnold消毒器。
sterilization:利用流动蒸气间歇加热。此法适用于不耐高温的营养培养基。
100ºC 1530min
3 次以上
37ºC overnight
,
⒌高压蒸气灭菌法: 最有效
最常用
蒸气压
温度 ℃
时间 1520min
杀死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
适用: 耐高温、耐湿的物品。
干热与湿热灭菌比较
二、辐射杀菌法
1、紫外线
杀菌机理:在DNA中引起胸腺嘧啶双聚体形成,因而改变DNA的分子构型,干扰DNA的复制与转录,导致细菌的死亡或变异。
范围;只适用于空气消毒和不耐热物体表面消毒。
2、电离辐射
3、微波
三、滤过fitration除菌法:用滤菌器将液体或空气中的细菌除去的一种物理方法。
原理:滤菌器含有微细小孔,只允许液体或气体通过,大于孔径的物体不能通过,借以获得无菌液体或空气。滤膜孔径:m
范围:主要用于一些不耐高温的液体除菌或空气除菌。
四、干燥和低温抑菌法 lyophilization冷冻真空干燥法

第11章 消毒与灭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h
  • 文件大小361 KB
  • 时间2018-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