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授课人:翟智彬
考点明确
1. 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基本属性;(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3)货币的而基本职能;(4)金属货币与纸币
2. 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1)货币与财富(2)结算与信用工具(3)外汇和汇率
:
(1)价值与价格(2)价值决定价格(3)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4)价格变动对生产的的影响(5)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
(1)影响消费的因素(2)消费类型(3)消费结构
:
(1)消费心理(2)消费行为
考点一货币的本质
(1)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基本属性:价值和使用价值
(1)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2)产生: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货币产生
(3)本质:一般等价物
(1)价值尺度
A含义: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B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
C要求: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
A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B表现形式: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
C要求:必须用现实的货币
D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计算公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W价格水平×待售W数量/G流通速度
(1)金属货币:金属货币最初是以金银条块的形式流通的,每做一笔交易都要核实重量、检查成色,很不方便于是就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面额价值的铸币。金属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会逐渐磨损,成为不足值的货币,一般情况下并不影响它同足值的铸币一样使用。后来,又产生了作为价值符号的纸币。
(2)纸币:
:足值的金银的条块----制造的铸币----磨损的铸币----纸币
: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流通手段,支付手段(有些国家的纸币还具有世界货币的职能)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值与发行数量,但不能规定纸币的实际购买力,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多,就会引起物价上涨,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如果纸币发行量过少,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
通货膨胀
通货紧缩
区别
含义
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
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全面、持续下降的经济现象
表现
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
物价水全面、持续下降,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
原因
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纸币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数量
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即社会总需求不足
后果
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过度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发展
适度有利于抑制经济过热和物价上涨;过度会导致市场疲软,消费不足,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和投资的扩大
解决办法
一是要大力发展生产,增加有效供给。二是要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规模,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和量入为出的财政政策,努力增收节支等措施
主要靠综合运用投资、消费和出口等措施拉动经济增长,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
联系
①都表现为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②都会影响正常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抑制。都需要国家宏观调控加以克服
真题再现
1.(2011•江苏)某公司向计算机个人用户提供免费的安全和杀毒服务,占据了国内网络安全软件市场的半壁江山。该公司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提供,是因为其提供的产品与服务( )
解析 B。公司是以获取利润为经营目的的,所以,它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之所以免费,是因为这些产品和服务的价值可以通过其他形式来实现,因此正确答案是B项。这些产品和服务不是公共物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A、C、D三项错误。
2.(2011•安徽)假如一年内某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为10000亿元,货币流通速度一年为4次,同期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若其他条件不变,此种情况会引起该国商品( )
A. 价值量降低 D. 价格上涨
解析 D。本题首先算出市场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10000÷4=2500亿元。中央银行发行纸币5000亿元,明显是多发行了纸币,即发生通货膨胀的现象。这样该国商品的价格会上涨。
考点二货币的种类与形式
货币总是代表着一定的财富,代表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