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分级——国家卫生行业标准解读护理部 2014-12-2
护理分级背景
护理分级方法
自理能力分级
护理分级要求
一
二
三
四
一、护理分级背景
国际护理分级现状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国外护理专家以患者护理需要为依据提出了患者分类系统,根据患者每天所需要的护理时数,量化护理活动并划分护理等级,以达到分析护理人力需求并以此指导人力配置。
美国:目前采用的是将护理程序运用到护士排班和护士每班工作中,护理部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分为Ⅰ、Ⅱ、Ⅲ、Ⅳ级,并将每项护理操作所需的时间输入电脑,、 、 、 (每项护理操作规程所需时间都是经过科学测算出来的),输入电脑,经过计算从而得出每班所需护士数并安排到科室,护士长根据各级护理人员职责、工作能力和患者的要求分配分管护士。
日本: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分为ABC三个度,程度依次降低,同时根据患者生活自由度分为1-4级,级别依次降低,由3个度4个级依次组合为12个类别,分别为A1-A4,B1-B4,C1-C4具体划分标准如下:
英国:没有将护理明确分级,医生根据病情定位危重、病重或一般,护士非常细致地做好护理评估、制定护理措施、健康教育,真正满足患者各方面的需求。
国内护理分级现状
1982年4月7日卫生部下发卫医字10号《医院工作制度》。
其中在护理工作制度中指出患者入院后,应根据病情决定护理分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四个级别,并对每个级别的护理内容作了明确的规定。
《护理分级 》解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